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6版:文创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6版            文创
 

2017年5月23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破解收藏之殇的勇者之路

专家建议急需完善文物法律规范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董菁 本报记者 朱晨辉

收藏家李巍和他的藏品

近日,《中国企业报》记者从一个专家研讨会上获悉了一起因藏品侵权引发中国文物界乱象的事件,起因是2016年8月18日至9月25日,由浙江美术馆和普陀山佛教造像研究院共同承办的“汉风藏韵——中国古代金铜佛像艺术特展”在杭州举办,本次展览展出了由收藏家李巍提供的其多年来收藏的118件珍贵藏品,向公众展示了中国佛教造像的艺术魅力和汉藏文化交融的厚重沉淀。

展览开幕后,网络上就出现了针对本次展览的质疑文章,引发了业界的关注。对此,李巍在专家研讨会上介绍了其40余年的收藏经历,并就其亲身经历的侵权事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与会法律专家、文物专家及相关人士也在会上发表了看法,建议急需完善文物法律规范。参加研讨会的法律专家有江平、杨立新、崔建远、孙宪忠、张卫平、刘荣军、刘凯湘、田文昌、钱卫清等,文物及收藏专家有彭常新、薛国芳、李舒迦、寒冰、高斌等。

针对质疑展览会上金铜佛造像的文章,专家们认为这些舆论误导大众,对展览的主办方和协办方的公信力产生质疑,对普陀山佛教造像研究院和收藏者李巍的信誉造成了不良影响。专家们一致认为,该文章已构成侵权。对此,普陀山佛教造像研究院和李巍已向法院提起诉讼,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正当权益,该案将于近期开庭。

李巍于1965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青藏高原工作生活多年,26年的军旅生涯中先后27次立功嘉奖。作为金铜佛像收藏家,李巍自上世纪70年代初与金铜佛像结缘,40多年来共收藏有上千尊元、明、清时期金铜佛像及佛教法器,其中许多藏品被国家级专家鉴定为国宝级文物。近年来李巍曾多次向国家捐献收藏品,并获得政府奖项和央视专题报道。2009年,李巍向中国国家博物馆捐赠22尊明、清时期珍贵金铜佛像及佛教法器,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新闻发布会。同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共同支持的大型图册《汉藏交融——金铜佛像集萃》一书向海内外公开发行,该书于2010年及2011年荣获中国政府出版及设计大奖,被国家有关部门作为文化交流和对外推介的重要书籍。2010年,中国中央电视台四套国际频道《国宝档案》栏目以上下两集进行播出。2011年,《金铜佛像集萃》一书由北京故宫博物院紫禁城出版社再版发行。2012年,由众多专家学者编纂的学术类书籍《汉风藏韵》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并获得印制大奖。2015年,李巍向普陀山佛教协会捐赠515尊元、明、清时期珍贵金铜佛像及佛教法器,同时向舟山市博物馆捐赠精美的金铜佛像和法器各1件,普陀山佛协破例授予李巍特邀理事一职,并在普陀山成立了佛教造像研究院。2016年4月,“汉风藏韵——金铜佛像艺术展”在吉林省博物院新馆盛大开展,展出了99尊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不同造型的金铜造像及佛教法器。以上这些足以说明李巍的藏品已经获得了国家的充分肯定。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