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3版:中国国资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3版            中国国资报道
 

2017年5月9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商业航天“春天”到来 切忌操之过急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赵玲玲

王利博制图

就在第二个“中国航天日”来临之际,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正式开建,标志着国家级商业航天产业基地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

当前全球航天技术已走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阶段,进入广泛的商业化应用阶段已成必然。

中国航天技术的

“商用时代”

据美国航天基金会去年发布的《航天报告》显示,2015年全球航天经济总量达3353亿美元,其中商业航天占76%。

《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实施方案》2016年8月正式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武汉航天产业基地成了我国第一个国家级的商业航天产业基地。

业内人士表示,预计到2020年,将形成年产50发运载火箭的能力以及年产140颗商用卫星的能力,并有望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的“中国航天产业第三极”。

资深国资专家李锦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推动军民融合以及“互联网+航天”的产业升级变革的大背景下,航天科工作为我国航天工业主体之一的中央企业,率先试水商业航天领域,在为航天产业注入新鲜血液,推进航天产业商业化进程方面树立了典范。

作为首家入驻产业基地的商业航天平台公司,中国首家按商业模式开展研发和应用的专业化火箭公司——航天科工火箭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火箭公司”),将首期投资约17亿元,建设运载火箭总装总调中心,计划2018年建成投产,预计投产运营后两年内可实现年产值15亿元。

航天科工集团相关负责人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火箭公司正在开辟的是一条国内商业公司尚未走过的路。在其国内首个纯商业发射任务中,政府未参与任何实际运营,只负责监管,而从火箭、卫星研制方到配套方、运输商、保险商都是商业公司,大家靠一纸商业合同链接在一起。此外,例如首单商业发射在发射场的收费及服务标准缺乏政策依据等诸多难题,也都需要火箭公司团队去协调克服。

李锦表示,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正确地抓住了发展机遇,在载人航天、月球探测、北斗卫星系统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缩短了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也大大增加了我国发展商业航天的自信心。

无论对于公司的未来还是商业航天的未来,火箭公司董事长张镝都抱着十分看好的态度。在他看来,商业航天企业的发展和互联网企业类似,起初都是围绕基础做建设,一旦找到适合的经济模式就会实现爆发式增长。“产生独角兽企业只是时间问题。”张镝说。

探索商业航天

新蓝海

在航天科工董事长高红卫看来,商业航天产业蕴含巨大的价值,“商业航天领域每投入1美元,可以带来7美元到 14美元的回报。据推算,全球航天产业将带动产生几万亿美元的收入”。

或许是看准了商业航天产业巨大的市场空间,近年来,世界主要航天国家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鼓励并推动商业航天的发展,为航天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国当然也不例外。

“伴随着国家鼓励航天商业化发展政策的不断出台,社会资本参与航天领域的热情高涨。未来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的环境下,我国航天商业化进程将不断加快。”一家军工企业负责人称,“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我国商业航天的发展还面临一系列挑战。”

从规模层面来看,我国商业航天产业刚刚起步,航天企业市场化的程度、市场化航天企业的数量还不足以满足商业航天的发展。

从技术层面来看,我国目前还存在如火箭运载能力、卫星系统寿命、卫星应用创新等方面的不足,中国要实现从追赶世界先进技术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的转型,还需要在交叉融合领域尽快布局,加快交流合作。

从制度层面来看,我国商业航天在法律法规方面还不健全。当前我国航天数据分散在各归口部门,资源冗余、难以共享,国家级的航天数据应用服务体系尚未建立,航天数据应用产业化程度不高。与此同时,军民航天资源的融合发展缺乏统筹,航天地面基础设施重复建设严重等问题也都制约着中国商业航天的发展。

高红卫表示,“商业航天是航天技术应用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和产业发展到一定规模的必然产物,虽然我国的整体航天水平与美国、俄罗斯等航天强国相比仍有差距,但是我们应该基于现实国情着力加快航天部分领域的商业化进程,发挥政府政策推动和市场需求的协调作用,不可操之过急。”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