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7版:先进制造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7版            先进制造
 

2017年5月9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制造业强国的核心是创新

——访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副司长李北光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洪鸿

两年前,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业强国战略。这是我国实施制造业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被业界称为“中国版工业4.0规划”。

《中国制造2025》实施两年来,中国制造业发生了哪些变化?难度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未来还将有什么新政策?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副司长李北光接受了《中国企业报》记者的独家专访。

一系列专项规划

推动制造业发展

作为工信部规划司的副司长,李北光是参与《中国制造2025》的调研和起草人之一。

面对记者的采访,他开门见山地说:“衡量制造业强国的标准包括拥有雄厚的产业规模、优化的产业结构、良好的质量效益和持续的发展能力,而这些的核心就是创新。”

李北光听记者说《中国企业报》准备创办一份“先进制造”专刊时,他很高兴地说:“《中国企业报》作为一份专为企业家服务的中央级大报,能创办一份‘先进制造’专刊,把中国制造业的相关政策及信息准确地传达给企业,很有必要,我也很赞成。不过,传统制造业也好,先进制造业也好,都是一种技术特征的描述。希望媒体不要过多炒作概念,以免误导企业。”

李北光表示,推动制造业发展是一个“1+X”的政策组合形式,是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在《中国制造2025》这个总的纲领之外,这两年已出台一系列行动方案、行动计划或是专项规划,针对《中国制造2025》中的一些难点、重点问题,必须由各个部门共同协调解决。

李北光介绍说,在财政领域,《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中央要稳定、持续地支持制造业发展,推动财政资金向高端装备、工业基础能力、技术改造等方面倾斜。

在金融方面,将鼓励制造业重点领域的大型集团开展产业和金融结合的试点,“可以开办非存款类的金融机构”。李北光透露,还将支持符合条件的制造业企业建立企业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金融机构,推广大型制造设备、生产线等融资租赁服务。在人才方面,将推动制造业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推动一些本科院校向技术应用型的院校转型。 (下转第十九版)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