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工作不乏味?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丁是钉
小A大学毕业有一年多了,工作也换了两三个,每个工作干不了多长时间,他就会觉得单调乏味,不想再干下去。小A还有一个爱好,那就是打电子游戏,无论是多累多困,一听到可以打游戏,他的精神头就来了,可以两天两夜不睡不吃,仍然劲头十足。平常小A可是个对吃食极其挑剔的主,但打游戏的时候,只要是有碗泡面,立刻就会“满血复活”。
现实中像小A这样的年轻人并不在少数,或者是有像小A的一面,要么是像小A一样不喜欢工作,要么是像小A一样痴迷于游戏。
如果工作能够像游戏一样,让小A们着迷,老板们就不会对90后的管理犯愁,小A自己也就不会困惑和迷茫了。
怎么才能把工作变成游戏呢?把工作变成游戏,不是说对工作不认真、不负责,用玩耍的态度对待工作。而是说,要让工作变得像游戏一样好玩、有趣,让人着迷。这里有几个小方法,如果能够运用得好,就可以改变你的工作状态。
第一招是尝试用新的方法做工作。游戏之所以让人欲罢不能,是能够给人一种新鲜感,你不知道接下来会出现什么局面,只有保持一个高度兴奋的状态,你才可以取胜。但很多工作却是一成不变的,是单调重复的,最初还可能会有一点新鲜感,时间稍微一长,就会感到兴味索然。
对于工作,很多人都会有一个误区,那就是按着“师傅”教的方法去做。最开始,你对于一项工作毫无认知的时候,当然需要人带一下。但是不是意味着要一直按“师傅”教的方法去做呢?显然不是。任何一项工作都是需要不断创新、不断改进的。即使是那些非常传统、刻板的工作,也都有很多改进的余地。像很多年以前被全国推广的“倪志福钻头”、“郝建秀纺织工作法”等,都是通过对传统的生产工具和工艺进行改革,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甚至是改变了一个行业。创新者也被当做全国的典型,获得了极高的荣誉。对于员工的创新和改革,很多企业都持鼓励和支持的态度。比如,海尔集团就明文规定,要用发明人的名字命名其改进的工具或工艺。
信息化、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也让社会进入了一个高速变化的阶段,工作内容和方法当然也有了更多变化的可能。年轻人对新事物敏感,又充满了兴趣,如果能够把个人兴趣爱好和工作结合起来,不仅可能让工作变得不再枯燥,说不定还会创造出一种可以普遍使用的工具和方法,甚至不排除产生一种新的商机。
打个比方说,过去召集会议,要由秘书一个人一个地去打电话通知,麻烦不说,效率也很低。现在只要建一个微信群,就可以把会议的时间、流程、内容、参会人员说得一清二楚,省去了逐个通知的麻烦。再比如,传达会议内容在过去也是个麻烦事,参会人员在会后要整理成文字,然后再召集相关人员传达,或者是把文件发给大家。现在通过手机,就可以对会议内容进行“直播”,让大家直观地感受到会议现场的情景和氛围,而且还可以同步进行分享和评论,增加大家的参与性,效果当然也会好得多。
第二招是划小工作单元,给自己一些奖励。为什么打游戏会激发和调动人的兴趣呢?是因为游戏中会不停地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难题,这些新的挑战恰好会激发人的好奇心和好胜心,而一旦通过,又会带给你一种激励和鼓舞。天天都要重复的工作,显然没有这么多趣味,所以很多人都是能拖就拖,不拖到最后一刻,就不能完成工作。其结果是拖得时间越长,就意味着在既无趣味又无成就的工作上浪费时间越多,越会觉得工作枯燥乏味。
对比游戏,我们就可以对工作方法进行一些改变。比如,把一项一整天才能够完成的工作,划分成几个小的部分,并给自己规定好完成每个小部分的时间,如果完成得快,就给自己一个小奖励。大多数人之所以拖延,一方面是因为有讨厌感或畏难情绪,另一方面是因为觉得时间还够用,总是想把自己不喜欢的工作拖到最后。划小工作单元并且规定了每个单元的完成时间,就没有了拖延的余地,同时,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人们也更容易集中精力,提高工作效率。每完成一个小的工作单元,就给自己一个小奖励,也会让自己更有成就感,工作热情会更高,也就更容易从拖延症里解脱出来。
第三招是穿插干一点其他工作。如果你的工作效率提高了,就可以省出来一些时间,用这个时间帮同事干一点工作,也是增加工作乐趣的一个方法。并且,对于上下游工作内容的熟悉,也会让你从整体上考虑工作内容和流程,让你知道如何会让自己的工作变得更有趣。另外,帮助他人还增加自己的成就感,也会让团队关系变得更加亲密。
那些在工作中做出非凡成就的人,都是把工作当成乐趣的人。世界的变化越来越大,越来越快,而且也变得更加有趣。如果你的工作还是单调乏味的,你能不能自己想办法改变一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