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4版:评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4版            评论
 

2017年5月2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影子银行为何难治?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丁是钉

王利博制图

如果1万亿元的资本从市场上被抽走,楼市和股市还会涨吗?如果从市场上抽走的资金不是1万亿,而是数十万亿呢?银监会近期密集出台的银行业监管文件,被视为打击影子银行的“核武器”。而大量资金离场,则是管住影子银行的必然结果。

房价飙升,产能过剩,从根儿上说都是钱多惹的祸。钱从哪儿来,影子银行是个主角。“不听话”、风险高、规模大,严重影响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的效力,导致经济领域乱象丛生,这是影子银行最大危害,也是必须对其进行整治的原因。

影子银行是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后所出现的一个重要金融学概念。主要是指游离于银行监管体系之外、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和监管套利等问题的信用中介体系(包括各类相关机构和业务活动)。目前影子银行有三种最主要存在形式:银行理财产品、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产品和民间借贷。

根据瑞银的研究报告显示,2016年底影子银行信贷规模在60万亿—70万亿元之间。同年,中国银行业的本外币贷款共计112万亿元。影子银行提供的资金规模已经超过银行业贷款的一半多。国家收紧房地产业贷款规模,影子银行却拿出大把的银子;国家要限制产能过剩行业,影子银行却可以和这类企业“暗送秋波”。只要有钱可赚,影子银行完全不顾国家的货币政策,肆意而为。

以新任银监会主席郭树清上任为起点,银行开展了紧锣密鼓的监管改革。2017年3月初,银监会发文要求各级监管部门和银行切实摸清银行显性或者隐性承担的信用风险底数。3月下旬,银监会启动“三违反”(45号文,违反金融法律、违反监管规则、违反内部规章)、“三套利”(46号文,监管套利、空转套利、关联套利)、“四不当”(53号文,不当创新、不当交易、不当激励、不当收费)专项治理工作。进入4月,银监会又陆续下发“乱象整治”(5号文)、“风险防控”(6号文)、“弥补监管短板”(7号文)等一系列通知,显现出中国银行业监管思路的变革。抢在危机之前化解风险是新一轮监管的真实意图。

“万箭齐发”式的金融监管,看似一触即发,但对影子银行的打击力度到底有多大,还有许多不确定性的因素。对于经济风险和经济增速的权衡,往往成为经济政策执行中的重要博弈力量。也就是说,这些监管“核武器”到底能发挥多大的作用,主要还得看GDP(国内生产总值)的脸色。

不考虑政策的缓释期和叠加效应,不达效果就一再加码,这是经济政策执行中最常见问题。任何一个经济政策从出台到见效,都不会立竿见影,而是会有一个滞后周期,但是管理部门往往等不得,一个政策不管用,就会出台另一个政策,急于求成,缺乏耐性,没等到政策效用发挥出来,就采取更激进的刺激或打击政策,致使“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问题反复出现。

不考虑政策的长期效用,习惯采用应急办法,从而导致市场缺乏系统性建设,“打补丁”成为家常便饭。偏重眼下,缺乏定力,以“救火式”政策替代长期政策,导致经济政策缺乏长期性和稳定性。

影子银行是中国经济中风险等级最高的隐患,国家也已经把去杠杆确定为金融管理的大方向。但去杠杆的力度与速度如何,关键还是要看经济层面能不能承受得了。对于经济增速下滑的忍耐度,是正确的管理理念能否执行到底的决定性因素。

当前超出预期的高增长,为金融业去杠杆创造了“最佳时机”。2017年一季度,中国GDP增长6.9%,增速比2016年四季度上涨0.1%,比2017年全年6.5%左右的增长目标高出0.4%。除GDP以外,企业盈利水平等多项指标也止跌回升。为防止经济出现过热,管理层去杠杆的决心会更加坚定,影子银行的规模将得到一定控制,风险趋于减小。

管住影子银行的直接效应,就是收紧了货币供给,再加上银行业嵌套MPA(宏观审慎管理)考核,很可能会导致货币供给急速下降。中国近年的经济增长奇迹,从某种程度上是由货币政策创造的。以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广义货币使用量M2(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其他存款)为例,自1990年12月的1.53万亿元,增长至2016年1月份的141.63万亿元,26年来中国M2数据增长近百倍。同期,美国M2数据从3.29万亿美元,增长至12.44万亿美元,仅增长2.78倍。对于货币投放依赖度极高的中国经济,很可能会因货币供应量的缩减,而出现衰退风险。

对影子银行加强监管,防止其对经济的破坏性作用,无论于理于法都是正确的。但在金融去杠杆的同时,也要防止政策的加杠杆。从政策实施到真正发生作用,需要一个足够的缓释期,在这个时期内,等待可能比任何行动都更重要。

因此,任何时候都不要有立竿见影的念头。相反,“大病慢治”的哲学思想,也许会让长期影响经济运行的系统性问题得到更彻底的治疗。60万亿元的影子银行是个大事情,在大事情上更急不得。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