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3版:宏观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3版            宏观
 

2017年5月2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PPP投资持续升温 专家呼吁建立法律监管体系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钟文

王利博制图

PPP正成为地方新一轮投资的热潮,多个省相继推出了今年的PPP项目清单。

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末,全国PPP入库项目共计11260个,总投资额 13.5万亿元。其中,已签约落地的项目1351个,投资额2.2万亿元,落地率31.6%,签约率呈现明显上升之势。

相关专家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17年PPP投资将继续稳步增长。但PPP项目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专家建议,国家应尽快建立PPP项目投资的法律监管体系,保持PPP项目健康有序发展。

PPP项目受热捧

中研普华研究员褚嘉瑞告诉记者,截至3月底,签约项目过百的地区只有山东省,因209个签约项目遥遥领先,占比为19.35%。从签约额上看,超过千亿元的省市有7个,分别为贵州、山东、云南、北京、河北、江苏、河南,七者之和超过1万亿元,占比为57.22%。

褚嘉瑞分析,在西部大开发的契机下,贵州作为重要节点城市,迎来了历史发展机遇,产生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需求,入库项目数量独占鳌头;山东因PPP市场巨大、地方财力雄厚和信用良好的原因,签约情况自然可观;云南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指引下,凭借其独特的区位优势,成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北京地方财政实力雄厚,政府信用良好,受到社会资本的青睐;河北在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的指导下,产生了大量的投资需求;江苏经济发展遥遥领先,财政实力雄厚,民间投资较为活跃;河南作为中国第一农业大省、中部地区中的经济大省,城镇化建设迅速推进。

投资过热引发担忧

“不是热,是非常热。”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浙江民营企业投资联合会会长周德文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用了这样一个词。他直言,为保证地方经济稳增长,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大环境下,投资已经成为许多地方政府保持经济增长的重要筹码。另外,随着政策的收紧,很多银行也不愿意把钱借给政府,所以PPP也成为地方政府融资不多的选项之一。基于此,很多地方政府都在千方百计、绞尽脑汁地想办法包装各类PPP项目。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周纪昌表示,“这种固定资产的投资,固然对GDP增长起到拉动作用,但更要考虑其投入产出和效率。现在一个省动辄就是上马几千亿元的项目,项目上得这么快,问题是设计、规划等前期工作是否已做好?”周纪昌指出,PPP投入太多会引发产能过剩的问题:一是重复建设,二是效率不高引发债务担忧。

褚嘉瑞认为,PPP模式之所以能在全国得到快速推进,是因为其契合了各方主体的利益诉求。对中央政府而言,PPP有利于拉动投资,既符合供给侧改革的内在要求,又能有效缓解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对地方政府而言,PPP既可以改善地方基础设施水平,拉动GDP增长,又可以拓展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缓解地方债务危机;对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而言,是一次企业发展和扩张的绝佳契机;对民营企业而言,则为其提供了一条新的资本出路。在参与各方的合力下,PPP的热度一直呈现上升之势。

专家建议加强监管

尽管PPP是政府主导的项目,但是对于政府或者企业都存在一定的风险。

褚嘉瑞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政治风险和法律变更风险通常多存在于项目识别阶段,市场风险则多出现在项目准备阶段,不可抗力风险则在各个阶段都有可能发生。

褚嘉瑞表示,虽然我国目前已经出台了招投标法、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但在PPP咨询机构的招投标过程中,诸如“磋商不磋,谈判不谈”、“评分标准混乱”等乱象依然存在。针对目前的一些乱象,应该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PPP模式持续发展。另外,还要加强对PPP的正确宣传和舆论引导;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推进PPP中的决定作用;要真正体现PPP项目实施物有所值精神;要高度重视中介服务机构的能力建设和职业道德问题;要平衡好不同利益主体关系。

应合理引导PPP项目的投资,周纪昌表示,PPP项目本身是要承担风险的,且也带有公益性质。如果项目本身能够盈利,就不会给政府带来新债务。

“应该建立PPP法律监控体系。”周德文对记者表示,PPP投资实际上就是用未来的钱进行投资。如此,必须要有科学的规划和安排。一方面,政府要建立PPP项目决策咨询委员会类属的机构,组织专家学者等专业人士对PPP项目进行全面的评价和风险评估,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另一方面是建立完善的法律监管体系。建议所有PPP项目都要通过人大的审批和监督。他表示,“现在很多PPP项目都是地方政府在主导,有的地方PPP项目可能需要几十年才能消化掉或者很难消化,这必然会长时间地影响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