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4版:中国招商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4版            中国招商
 

2017年4月25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造特色小镇:“骨架要小 颜值要高”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周梦

在特色小镇发展的众多模式中,融合“大健康”理念的旅游特色小镇备受关注,但也在发展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就此问题,《中国企业报》记者专访了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专家、亚太旅游协会(PATA)中国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国家旅游局改革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德安杰环球顾问集团董事长贾云峰。

《中国企业报》:作为特色小镇的参与者和规划者,你认为该如何衡量“特色”二字?如何彰显小镇“特色”?

贾云峰:小城镇的产业特色首先表现在产业定位与发展特色上,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具体表现为:产业是否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导向;现有产业是否是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或者新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知名度影响力有多强;产业是否有规模优势。其中产业规模优势为定量指标。

除此以外,和谐宜居的美丽环境、彰显特色的传统文化、便捷完善的设施服务、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等,都可以成为衡量“特色”的“标准”。

我认为产业特色是小镇特色亮点的重中之重。小镇建设不能“百镇一面”。即便主攻同一产业,也要差异定位、细分领域、错位发展,不能丧失独特性。小镇只有1平方公里的建设用地,产业过于分散,肯定形成不了特色。在打造产业特色过程中,要着眼长远,聚焦前沿技术、新兴业态、高端装备和先进制造,突出科技含量、高新技术的比重、高端制造业的高端水平上。如高端装备制造业小镇,要把新材料、新能源、机器人、智能装备、航空航天等作为重点;健康小镇,要把生物医药、大型建设医疗设备领域等作为重点;环保小镇,要把能源环保作为重点。只有这样,才能在引领转型升级上作出示范。

《中国企业报》:你认为特色小镇与“特色小城镇”之间有哪些区别和联系?

贾云峰:特色小镇“非镇非区”,是创新发展平台。它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镇”,没有行政建制;特色小镇也不是产业园区的“区”,它不是单纯的“大工厂”,而是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聚焦特色产业,融合文化、旅游、社区功能的创新创业发展平台。

特色小镇与特色小城镇两者是互为支撑共同发展的关系,两种类型都有价值,如何运用特色小镇去带动特色小城镇发展,我认为实际上是核心手法和模式的问题。

《中国企业报》:你认为该如何做好特色小镇产业发展,从而使特色小镇真正“落地”?

贾云峰:特色小镇是双特产业,即特色产业和特色旅游,以产业为依托的“生产”或“服务”是特色小镇的核心功能。特色小镇作为产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模式,应具有特色的风情、风格与风貌。风格我们讲的是格调,风貌是讲外观,风情是讲文化、活动、民俗,这三方面怎么形成特色一体化,是小镇开发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特色小镇的建设不仅是政府的行政行为,而是以政府为引导、以市场为主体、社会共同参与的主办运营商开发模式。政府以顶层设计、制度建设、服务管理为主要任务,把控整体方向、创造制度环境、建设基础设施、提供公共服务;企业(小镇开发运营商)通过资源整合以及市场化的运作管理方式, 成为特色小镇建设中的主角;而与特色小镇息息相关的当地居民,则承担参与社会监督的责任。这是特色小镇的特有“机制”。

我认为应当结合特色小镇的发展架构,以特色产业为引擎的泛产业聚集结构,旅游为引擎的泛旅游产业聚集结构,旅游目的地架构、新型城镇化架构与互联网引擎与智慧化架构,形成吸引和消费聚集区和产业结构,构建整个小镇发展的模型。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