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启动 “文明守望工程” 构建文物保护新机制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孔一 本报记者 朱晨辉
2017年4月15日上午,山西省人民政府在介休市张壁古堡举行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文明守望工程”启动仪式,标志着这一工程正式启动。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励小捷、山西省副省长张复明、省政协副主席张友君出席仪式,省直有关部门、省政协教科文卫体委负责同志,山西省各市人民政府领导及文物部门负责人,以及台湾中台禅寺代表、山西凯嘉集团、万科集团等部分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先进典型代表、民营企业家代表和文物保护利用热心人士、文物保护志愿者参加了启动仪式。
山西省副省长张复明在致辞中指出,“守望文明、保护文物”是社会各界的共同责任、公众参与的宏大工程和人人可及的公益事业。活着的文物,需要人们去爱护;活着的文化,需要人们去呵护;活着的文明,需要人们去守护。我们有责任绝不能让老祖宗留下的宝贝在我们手上出偏差、出问题,让更多的文物完整真实地传给子孙后代。守卫我们的文明家园,需要财政的支持,需要公众百姓的关爱呵护,更需要社会力量的援手相助。每个人都要从自己做起,先关照,不去损害文物;次关心,顺手照顾文物;再关爱,出手保护文物。山西是中华文明、中华地理的高地,古建文化的圣地,文物保护的重地,让我们携起手来,用爱心传承文明,用真情奉献社会,用行动构筑伟业。
启动仪式上,省文物局副局长宁立新介绍了《山西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文明守望工程”实施方案》有关情况。他指出,“山西是文物大省,登记在册的不可移动文物53875处,国有可移动文物320余万件。另外,还有许多文物收藏散落民间。文物资源丰厚,保护任务繁重,拓展利用空间广阔,是山西独特的省情。”因此,山西省政府制定印发了此方案,目的就是要进一步动员和鼓励社会团体、企业、企业家、社会热心人士、当地居民等社会各方面力量,通过文物修缮、捐赠、看护巡查、展示利用、文化创意、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参与文物保护工作,努力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成果共享”的文物保护新机制,真正让文物“活”起来,为“塑造山西美好形象,实现山西振兴崛起”作出积极贡献。
此外,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与长治市政府签订了“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支持长治市人民政府保护元以前古建筑框架协议”、临县人民政府和吕梁古兵器博物馆签订了“合作创建山西吕梁山革命博物馆协议”、中北大学和太原市崛围山文管所签订了“中北大学、太原市崛围山文管所合作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