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4版:数字创意时代·调查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4版            数字创意时代·调查
 

2017年4月25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产业园同质化瓶颈有待破解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王星平

随着数字创意产业风头正劲,数字创意产业园区也乘风起飞。作为现代信息技术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产生的一种新经济形态,数字创意产业已显示出了诱人前景和巨大潜力。而这巨大的潜力很大程度体现在近年来数字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上。“数字创意产业很大程度上还属于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发展需要一个较为长期的成长过程,这个过程往往需要政府在国家层面上培育,所以政策支持对于数字创意产业发展的意义是巨大的。”中关村互联网文化创意产业园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强调。

产业政策推动

园区布局加速

近日,数字创意产业三大重点方向已被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版)》,分别为数字文化创意、设计服务、数字创意与相关产业融合应用服务。数字创意产业也将由此享受到相关优惠政策,这是继2016年12月数字创意产业首次纳入《“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之后,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又一重要支持政策。

事实上,早在2009年,政府就开始对数字创意产业有所关注。2009年9月,《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发布,明确提出数字内容产业是新兴文化业态发展的重点;2011年3月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发展数字内容服务,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演艺娱乐、数字内容和动漫等重点文化产业”;2014年2月发布的《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促进文化产业与科技的融合,包括移动互联网在内的数字文化产业、动漫、手游等文创企业都将获得政府支持。

在紧密的政策加持下,数字创意产业园区数量也随之呈井喷的态势。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总数为1457个。至2015年,数字创意产业园区数量达到2506家。其中主要以混合产业型为主,占比近七成。

同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也为数字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中关村互联网文化创意产业园已经在国内多个地区建设了产业园,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我们也开始计划将数字创意产业园建设到沿途地区。”上述负责人说。

定位同质化

商业模式模糊

数量井喷并不意味着数字创意产业园区的蓬勃发展,相反,在“浮华”的表层下,一股股暗流在涌动着。

北京大国慧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文正一直从事VR技术开发和智慧旅游特色文创产品的应用,他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目前,我国诸多园区建设中存在一定的盲目跟风现象,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各地数字创意产业园区产业形态都一样,园区数量递增但主导产业不清晰,有企业无产业,缺乏领军企业,从而导致大多数园区都未能产生明显的集群效益,未找到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

此前有相关统计表明,仅有10%的园区运转良好,大部分园区在依靠房租“勉强度日”,其中90%的园区或亏损或还在招商中。尽管其统计结果真实性有待商榷,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我国很多产业园区的生存状态。当然,其中也包括了数字创意产业园区。

众所周知,数字创意产业园区往往以技术创新或者创意作为优势吸引资本,但欠缺在商业运作乃至产业化落地的意识。如何引入真正优质的创新资源和完善的运营模式,实现产业升级,是这类文化产业园区需要突破的难题。

在郑文正看来,产业园不是地主,企业也不是长工。数字创意产业园要是还像传统产业园一样,只是靠收取租金来获得产业园发展是没有前途的。企业需要的产业园不只是提供物理空间,还需要它的内容价值很高,内容价值要高于形态本身的价值。

加速转型升级

产权和经营要分离

对于企业来说,产业园区很多时候都相当于一位“管家”,数字创意产业园区与园区内企业的关系也是如此。随着园区内企业的不断发展,企业发现身边这位“管家”的服务并没有那么周到。

“我们当时进驻园区是因为园区给创业公司提供了比较便宜的场地,但随着公司越来越大,需要增加场地面积,这时候园区提供的场地费用已经跟中心地段没有什么差别了。”北京某数字创意产业园区入驻企业对记者说。

在郑文正看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园区和企业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环境引导企业,环境影响企业的品质,但是现在大部分园区都是在拖企业的后腿,而不是在助推企业发展。“可能在硬件上园区也一直在努力,可是由于经营园区的人并不是从事数字创意产业的人,更多的是从事物业租赁方面的人,所以导致企业从园区那边吸收不到自己想要吸收的养分。”郑文正说。

要想解决产业园区服务跟不上的问题,郑文正认为,产业园产权和经营必须分离。经营园区的人必须要从事数字创意产业,才知道企业最想要的是什么。如果不分离,产业园区也要转型,要抛弃掉“地主”的帽子。只有将专业的事交给专业人士来处理,才能让园区真正发挥出产业集聚效应,从而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