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8版:中国国资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8版            中国国资报道
 

2017年4月11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天鲲一号” “探路”商业航天全新模式

来源:中国企业报  

(上接G01版)

商业模式的

“探路者”

除了新技术试验,“天鲲一号”还试图在商业模式创新上有所突破。

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高红卫看来,要发展商业航天,必须集众人之力,即将航天科工打造成一个“社会性总体院、社会性总体部、社会性总装厂”。

在“天鲲一号”及此后渐次铺展的“虹云工程”里,“众筹共建”的概念被引入。它作为一种突破传统资金来源渠道的新型融资模式,在整个商业航天大局中被寄予厚望。

“商业航天是一种市场行为,需要引入社会资本。”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二院科技发展部副部长邹广宝认为,商业同时意味着收益和风险,众筹模式则让“自愿者们”结成利益共同体,赢则共赢、风险共担。

可口可乐公司成功注资美国卫星互联网公司OneWeb,是对商业航天领域中众筹模式可行性疑虑的有力回应:2015年底,OneWeb宣布已从多家国际领先公司中获得5亿美元融资,其中包括可口可乐公司。这让邹广宝对国内商业航天的社会融资前景信心满满。

同样为商业航天众筹模式做注解的,还有今年年初的一项大动作。今年一月份,快舟火箭首次商业航天发射成功次日,航天科工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国航天三江集团公司与武汉市东西湖区的“湖北长江航天产业投资基金及湖北长江航天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签约,标志着商业航天最大一只基金正式成立。

而“天鲲一号”预示的商业模式创新远不止于融资渠道:航天科工在武汉打造首个国家级商业航天产业基地“上马”,为实现卫星制造批量化、流程化而铺设的生产线,也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当中。

挑战与机遇并存

世界范围内,商业航天是一个公认的难题。发展这一产业,不仅需要技术、研发、人才、制造等组合支撑的产业链,更需要按照市场化模式运作的商业链条。

刚刚过去的一个月里,美国和印度在商业航天领域的作为成功吸引世界目光,前者实现猎鹰9号一级火箭第三次陆地成功回收,后者则天女散花般一箭放出104星。

业内人士分析,两个国家勾勒出商业航天两个方向:一个是由创新关键要素合力推进的高端市场,如SpaceX所做;另一个是印度正在打造的以价格和商业能力为引领的中低端市场。

国内商业航天将何去何从?

“天鲲一号”的发射只是整个商业航天发展路途中的冰山一角。它尽己所能地探索着,以便广泛用于商业航天领域的新技术模式和新商业化手段,但也面临着许多“不可抗力”的因素。

邹广宝坦言,当前商业航天发展还需要更多来自政府层面的支持,这包括政策、资金、设备、相应的体制机制等诸多方面。“单从发射场一项而言,如何建造满足商业化需求的发射场?即使有了商用发射场,如何对它们进行有效监管,以保证它们在不威胁国家公共安全的范围内活动?这都是未来面对的难题。”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