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6版:文创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6版            文创
 

2017年3月21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工艺美术亟待做好传承保护与发展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朱晨辉

工艺美术作品是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创新成果。从古至今,工艺美术作品始终与时俱进,反映时代的高科技发展水平及文化消费需求。工艺美术既有传承传统的一面,更有发展成长的一面。不久前,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工业文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意见》强调了传承创新原则,要求充分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广泛借鉴世界工业文化精髓,在保护中发展、在传承中创新,推动新时期我国工业文化的全面发展。该《意见》还提出了要支持工业文化新业态发展,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现代技术手段,推动工业文化创新发展,催生一批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业态。

但是工艺美术在今天却面临生存与发展的两难境地,一方面是传承与保护,另一方面是继承与发展。这些年来在工艺美术的发展上,各方面总想合二为一,两者兼得。上世纪80年代,中国工艺美术传统作品景泰蓝销遍全球,但随之而来的是景泰蓝变成了“景太滥”,遍地开花、库存上升、产品积压、市场萎缩,数十年在低谷徘徊与挣扎,无法从泥潭中脱身。其根本问题就是没有解决好传承与保护、继承与发展的矛盾。从上层决策来讲,管理部门未能将这一矛盾区分开来解决。现实情况是相关部门之间存在交叉管理,这种多头交叉管理造成的是相互纠结。

这些问题都需要从根本上重新认识和分工布局,核心是解决好传承与保护和继承与发展的矛盾问题。对此,北京市人大常委、民盟北京市委专职副主委、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秘书长宋慰祖告诉笔者五点破解之道:一是工艺美术的发展要两条腿走路,一条是传承保护,坚守传统;另一条是继承发展,跨界设计。两者一定要从经营上截然分开,从管理上合二为一。二是政府要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并营造传承环境,让传承人从制作者向传承者转换,注重技艺的总结归纳和理论研究,并做好著书立说的工作。运用现代科技、信息化手段,应用录影、录音、录像等技术,记录存留传承人的技艺和经验,实现工艺美术技艺的永久存留,防止“人亡艺绝”。三是建立大师经纪人制度,与艺术品拍卖、专业化销售相结合,规范工艺美术品的营销市场;市场体系实行授权专卖制度,维护非遗作品的价值和传承人的合法权益与利益。四是建立和完善人才认定制度,以德艺双馨、传统继承、制作精湛、技艺正宗、原汁原味等标准来评判认定。转变传统的师傅带徒弟,靠家族式、封闭式的技艺继承方式,形成传承人、高校协作的人才培养制度。

最后一点,宋慰祖认为需要通过运用工艺美术的传统技艺、材料和科学原理,依托科学技术的进步,弘扬民族文化、紧抓社会需求,跨界集成创新,设计可用、易用、能用之新产品,以满足新时代人们对工艺美术品消费的需求。构建扩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工艺美术制造业的产业链。

由此可见,大力发展工艺美术等工业文化,同时重视文化创意元素在工艺美术作品中的内涵和外延的拓展,无疑是提升中国工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塑造中国工业新形象的战略选择,更是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有力支撑。在这方面,北京工美集团可谓优势尽显,条件和资源得天独厚。其是工美领域里唯一的一家大型国企,很多弥足珍贵的国礼也都是从工美“造办处”源源不断走向了世界,既很好地宣传了中国传统文化,也展示了工美强劲的科技研发能力。工美还为此斥资成立了自己的研究院,把宫廷和民间的优秀技法通过现代手段和工美大师的辛勤劳动弘扬和发展下去。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