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新型文化业态 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
——访全国政协委员、保利集团董事长徐念沙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丁国明 赵玲玲
徐念沙 |
自2015年我国首次提出“供给侧改革”后,这一议题便成为我国经济领域的“高频词汇”。高层密集发声的同时,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大幕也正在拉开,政策接连落地。
全国政协委员、保利集团董事长徐念沙表示,目前,文化产业正在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加快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正是推动文化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要举措。
文化产业供给侧改革
恰逢其时
过去10多年间,中国的文化产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数据显示,2004年至2015年,中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由3440亿元增长至27235亿元,占GDP的比重由2.15%增长至3.97%。
从增速来看,2004年—2011年,文化产业实现了超过20%的年均增速;而2012年—2015年,文化产业增速趋缓,分别为16.5%、11.1%、12.1%和11.0%。这为实现“十三五”规划中“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提出了新的挑战。
目前,影响我国文化新业态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文化新业态企业的发展环境尚未成熟,监管环境和融资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其次,文化领域核心竞争力有待提升,文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第三,新型文化业态的发展,有赖于文化创意阶层的崛起。文化创意人才、文化科技人才,以及具有产业融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队伍需要加强。
如何构建
文化产业新业态
徐念沙表示,“‘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十三五”期间要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与“十二五”规划中“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相比,正在从“进行时”迈向“完成时”。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徐念沙称,“下一步,应该继续推动文化产业供给侧改革,从多个方面着手,构建文化产业新业态。”
徐念沙建议,一是健全市场秩序,优化文化新业态企业发展环境 。一方面,要做好文化新兴业态的监管分工工作,构建职责清晰、分工明确的跨部门协作机制;另一方面,要深入研究科技发展趋势和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规律,做到科学监管、创新监管,跟上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步伐。
此外,要完善文化科技市场化融资体系。除了要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发针对性金融产品,鼓励文化产业相关的政府机构搭建文化科技投融资服务平台,进而引导资本进入文化新业态领域外,还要加强文化金融产品创新。
二是强化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提升文化科技力量。首先,由于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涉及面广、新业态多,所以应在战略布局上有的放矢、突出重点,推动文化领域共性技术、文化产品生产服务技术、文化传播信息技术等实现突破,抢占产业制高点。其次,推动各领域企业、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以及金融机构与文化企业的战略合作,形成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资”合作新机制。最后,加强文化创意开发与转化,鼓励企业构建文化创意研发中心,推动文化元素植入科技产品,建立完善的创意与研发对接机制,充分发挥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的互动作用。
三是以人为本,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人才激励机制和人才引进政策。在完善文化新业态人才培养机制方面,一方面要引导教育贴近企业,另一方面要鼓励企业开展教育。通过产业基金、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大型文化企业发展教育事业,推动企业与高校及科研机构联合培养文化新业态高端人才。通过引导教育贴近企业、鼓励企业开展教育的方式,逐步建立教育培训和岗位实践相结合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机制。
在完善文化科技人才激励机制方面,首先,要鼓励拥有特殊才能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人才,以知识产权和技术要素等作为股份参与企业利润分配。其次,重视成果转化,设立奖励资金,对文化创意产业突出贡献者给予表彰和奖励。第三,鼓励文化科技和文化创意人才创业,落实创业人才的子女教育、住房、医疗及税收等配套政策。
在引进高层次文化科技复合人才方面,要研究制订专项人才引进计划,引导和鼓励企业采取高薪聘用、兼职等多种方式引进人才。放宽人才签证的申请门槛,降低人才在中国永久居留证的发放门槛,为跨国文化产业人才自由流动创造便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