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4版:区域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4版            区域经济
 

2017年3月10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国人大代表、成都供电公司总经理褚艳芳:

清洁能源应建立跨区省消纳机制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龚友国 王星平

“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改善生态环境,特别是空气质量。因此“蓝天保卫战”也成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新词、热词之一。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要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淘汰、停建、缓建煤电产能5000万千瓦以上,为清洁能源发展腾空间。要抓紧解决机制和技术问题,优先保障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有效缓解弃水、弃风、弃光状况。

要落实政府工作报告所提出的上述工作任务,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电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副总经理,成都供电公司总经理褚艳芳认为,政策和市场机制不健全和电源与电网发展不协调,是目前清洁能源发展所面临的两大难题,也是当前亟待破解的问题。

多因素制约

清洁能源消纳

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清洁能源消费比重提高了1.7个百分点,煤炭消费比重下降了2个百分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5.6和4个百分点。褚艳芳认为,在这份“成绩单”上,四川所作的贡献是巨大的。

“作为全国最大的清洁能源基地,四川省水电装机已突破7200万千瓦,居全国第一,2016年外送水电1285亿千瓦时,可以满足一个中等省份全年全部的用电,相当于节约标准煤耗4000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1.1亿吨,二氧化硫340万吨。”褚艳芳说。

但随着四川省清洁能源“供过于求”的现象逐渐显现,褚艳芳也意识到,政策和市场机制的不健全,省域间壁垒的存在,严重制约着清洁能源消纳。

事实上,我国清洁能源资源禀赋与需求呈逆向分布,西部地区风光水资源富集,集中开发后不可能就地平衡消纳,需要大规模外送。“目前,东中部地区集中了全国三分之二以上的煤电,严重超出环境的承载能力,但可能是考虑省内产业发展、GDP增长以及就业等方面因素,一些东中部省份仍然在积极争取新建燃煤机组,而不愿意使用省外的清洁电能,导致像四川这样的水电大省富余电力无处可去。”褚艳芳说,长期以来我国电力都是按省域平衡,就地消纳为主,缺乏清洁能源跨省跨区消纳的政策和电价机制。应建立清洁能源跨区跨省消纳的电价机制和清洁能源配额制度,下达各省清洁能源消费比重硬指标,通过全面推行碳排放交易等各项措施,为清洁能源跨区消纳创造有利的市场环境和条件。

此外,褚艳芳认为,水电是技术成熟度、经济性都有明显优势的可再生能源,可国家2016年3月刚出台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管理办法》主要是针对非水可再生能源,水电却不在其中,且不能享受全额保障性收购的政策;近年来执行的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等优惠政策,水电也不在其中,这些政策机制的障碍,进一步增加了四川水电外送的困难,发电利用小时下降,弃水逐年加剧,水电企业经营困难,清洁能源发展遇到了最大的瓶颈。

褚艳芳表示,国家要形成大力消纳水电的政策导向,尽快把水电纳入可再生能源全额保障性收购范围,并享受电价补助政策,促进水电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加强跨省区

输电能力

广阔的市场需要有发达的输送渠道做支撑。在褚艳芳看来,目前除了清洁能源消纳难题,电源与电网发展不协调,清洁能源外送通道建设滞后,也制约着清洁能源的使用。

以四川为例,该省每年近4000万千瓦的清洁电力需要外送,而目前最大外送能力只有2850万千瓦,长期存在严重的弃水问题。随着多个在建的水电项目的陆续投产,预计到2020年,四川省清洁能源总装机将接近1亿千瓦,如果不新增外送通道,届时将有2000多万千瓦的富余电力无法送出,弃水电量将超过500亿千瓦时。

“发展清洁能源产业,是很多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清洁能源白白弃掉,造成投资和资源巨大浪费,我们深感忧虑。”褚艳芳说,去年,在我们积极建议和呼吁下,国家核准并开始建设川渝500千伏第三通道,计划年内建成,可增加外送电力200万千瓦,但仍然远远不能满足外送需求。

为此,褚艳芳建议,一是尽快核准建设雅中特高压直流工程,解决雅砻江中游大型梯级水电站和攀枝花、甘孜、凉山地区1000万千瓦富余电力的送出;二是尽快启动白鹤滩特高压送出工程前期工作,解决白鹤滩水电站1600万千瓦及攀西、甘南地区共约2000万千瓦富余电力的送出;三是尽快开展西南特高压交流电网研究,构建覆盖川渝、西藏负荷中心和水电基地的特高压交流骨干网架,化解目前“强直弱交”的巨大安全稳定风险和大面积停电风险,同时将四川电网纳入全球能源互联网网架,支撑“西电东送”和“一带一路”倡议,把四川水电送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实现清洁能源科学可持续发展。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