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需要培育工匠精神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罗进
不论是中国制造,还是中国智造,核心都是人,因此工匠精神就是要让从事制造的生产者具有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的“匠心理念”。那么我们如何引导员工扎根企业,立足岗位,弘扬并培育工匠精神呢?
首先是要理解工匠精神内涵,在员工中弘扬工匠精神。每个人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可能不尽相同,笔者认为工匠精神包涵:一是爱岗敬业、一丝不苟的认真精神。二是善于学习,勤于攻关的金刚钻精神。三是持续专注,锲而不舍的坚持精神。工匠精神的核心是:不仅仅是把工作当做赚钱的工具,而是树立一种对工作执着追求、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
其次是要将培育工匠精神融入到企业文化中去。工匠精神不是工人独有的精神,它应该是全民族的精神,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形态,需要在长期的价值激励中逐渐形成,通过文化再造、源头培育,发展先进企业文化,使工匠精神成为引领企业的风向标。
要注意的是,培育员工拥有工匠精神,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对员工进行积极引导,提供工匠精神诞生的环境,需要系统、耐心地培训产生,并且在企业中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还有,要展现工匠精神,树立标杆,激励员工成为工匠。很多人认为工匠是一种机械重复的工作者,其实工匠的行为有着更深远的意思,它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坚定、踏实、精益求精。大多数成功企业家身上都有这种工匠精神。在工匠们的眼里,只有对质量的精益求精、对制造的一丝不苟、对完美的孜孜追求。
展现这种工匠精神,员工首先要成为一个优秀杰出的“工”。每个岗位都是公司整体运行中重要的一环,要保证自己在岗位上的工作无差错、无拖延,耐心完成自己分内的事情,多坚持,多努力,细心了解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然后成为一个有自我升华能力的“匠”,让个人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并与工作相辅相成,真正实现从“工” 到“匠”的价值升华。
当下,《中国制造2025》已开始实施。对于合力这样一个制造业企业来说,要生产一流的产品,进入世界叉车行业五强,必须重视培育工匠精神,加强技师队伍的培养和建设,提升一线工人的综合素质,通过大量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引领,助力企业发展。
(作者单位:安徽叉车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