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1版:看安徽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1版            看安徽
 

2017年3月7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经信委主任牛弩韬:

实现制造强国 要多方联动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张晓梅 / 张骅

3月5日,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经信委主任牛弩韬建议,《中国制造2025》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重大战略决策、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总抓手和旗帜。当前《中国制造2025》“1+X”政策体系已经形成,各地均在推动落地实施,组织了一系列宣贯活动,配套了一批支持政策,全国一盘棋推进制造强国建设的格局初步显现。但从落实《中国制造2025》的实践来看,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少数地方对《中国制造2025》理解把握还不够,缺少整体谋划,对任务的系统性、艰巨性认识不足。分领域、分行业的发展方向还需细化,地方聚焦有优势、有禀赋条件领域能力还不强,产业雷同还一定程度存在。部门间政策的联动、协调、互动不足,政策落实效果有待加强。

为此,牛弩韬建议:一是强化部门协同配合。进一步发挥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作用,注重强化协调机制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加强国家部委与各省市之间的纵向协作,推进《中国制造2025》重点任务落实和重大工程实施,形成协同推动《中国制造2025》落地实施的强大合力。

二是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尊重各地差异性,细化修订《中国制造2025》分省市指南,并以此作为重大项目和资金统筹的重点方向。指导各地挖掘发展潜力,实施一批重大标志性项目,推动产业集群、特色发展,实现区域错位、差异化竞争。

三是加强政策协同配套。进一步细化完善政策配套,建立健全推进《中国制造2025》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促进产业政策加快向功能性、普惠性转变,加强产业政策与财税、金融、贸易等政策协同配套。

四是营造社会协同氛围。高举制造强国大旗,唱响制造强国的主旋律,建立《中国制造2025》考核评价机制,表彰一批“大国工匠”和实业报国的企业家典型,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创新创业精神、企业家精神,掀起制造强国建设的高潮。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