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0版:中国招商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0版            中国招商
 

2017年2月28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号文件助推特色小镇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范颖华

北京大兴区的艺术梨花小镇,百年的古梨树旁建起了休闲木屋。本报记者 范颖华/摄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培育宜居宜业特色村镇。建设一批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改善、一产、二产、三产深度融合的特色村镇。专家指出,随着一号文件对特色小镇的力推,将有助于农业类特色小镇的脱颖而出。

做大做强

优势特色产业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简称一号文件)提出,将大力培育宜居宜业特色村镇。围绕有基础、有特色、有潜力的产业,建设一批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改善、一产、二产、三产深度融合的特色村镇。

打造“一村一品”升级版,发展各具特色的专业村。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深入实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工程,支持建设一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全国市长研修学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干部学院)城市发展研究所所长余池明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城镇化进入中后期之后,乡村旅游潮的兴起是必然趋势。民间乡土工艺、民风民俗、民间美食、传统民居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的旅游元素。特色村镇建设要发掘农耕文明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态农业新文化,满足乡村旅游的需求。

与特色小镇建设的核心要求:发展特色产业一致,一号文件提出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实施优势特色农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把地方土特产和小品种做成带动农民增收的大产业。建设一批地理标志农产品和原产地保护基地,支持地方以优势企业和行业协会为依托打造区域特色品牌,引入现代要素改造提升传统名优品牌。

三产融合

叠加产城融合

余池明认为,特色村镇与三部委推出的特色小镇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的特色小(城)镇相比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是以农为本,以解决三农问题为导向,主要对象是农业地区的村镇,而不是大城市郊区的卫星镇或特色小镇。其次是名字叫村镇,即包括村,又包括镇,要镇村联动,以镇带村。形成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的载体。既要做好建制镇的建设,又要做好镇域内美丽乡村的建设。再一点就是农村三产融合和产城融合。提高农民收入必须发展农村二、三产业,而二、三产业天然必须以镇为依托,这样就要求三产融合与产城融合结合起来。

一号文件还提出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充分发挥乡村各类物质与非物质资源富集的独特优势,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推进农业、林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丰富乡村旅游业态和产品,打造各类主题乡村旅游目的地和精品线路,发展富有乡村特色的民宿和养生养老基地。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创办乡村旅游合作社,或与社会资本联办乡村旅游企业。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也提出“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有机结合,引导农村二三产业向县城、重点乡镇及产业园区等集中”。而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培育农产品加工、商贸物流等专业特色小城镇,都将为特色村镇建设提供新动能,为特色村镇建设提供了机遇。

余池明指出,特色村镇的产业支撑主要是延伸农业产业链,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围绕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发展农产品加工、商贸物流等二、三产业。将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

金融、人才

支持特色小镇

一号文件指出,支持各地加强特色村镇产业支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环境风貌等建设。将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这一要求和国家级特色小镇的建设也相一致。两者均强调环境优美,干净整洁的美丽乡村建设。加强道路、供水、供电、通信、污水垃圾处理、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

一号文件提出加快农村金融创新。支持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等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立足县域,加大服务“三农”力度,推进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创建。探索建立农产品收入保险制度。

同时还将支持进城农民工返乡创业,带动现代农业和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鼓励高校毕业生、企业主、农业科技人员、留学归国人员等各类人才回乡下乡创业创新,将现代科技、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引入农村。鼓励各地建立返乡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创客服务平台,开设开放式服务窗口,提供一站式服务。

而上述金融和人才方面的支持,都将弥补和解决特色小镇建设中的金融和人才缺口问题。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