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31版:中国国资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31版            中国国资报道
 

2017年2月14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冶华天: 转型升级 迈上产业新起点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蔡钱英

中冶华天

战略永远是企业发展的方向盘,顶层设计始终是发展战略的关键命题。

2016年,在中冶集团“冶金建设国家队、基本建设主力军、新兴产业领跑者,长期坚持走高技术建设之路”的战略定位下,中冶华天坚守“贡献决定发展,风险决定成败”的信条,坚持“四狠一降一补”,狠抓市场开拓、狠抓高端人才引进、狠抓设计质量提升、狠抓高风险客户欠款回收,进一步降低运行成本,力补科技工作短板,六项工作同时发力、齐头并进,企业发展逆势上扬,全年工作实现“五个突破”,完成了自公司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全面转型。

转型硕果累累

中冶华天前身是成立于1962年的冶金工业部马鞍山钢铁设计研究总院和成立于1957年的冶金工业部包头钢铁设计研究总院,是新中国最早组建的大型综合性设计院之一。如今的中冶华天已全面转型,成为以科研、设计为龙头的城市与产业发展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工程项目投(融)资、咨询、规划、设计、建造、运营等全生命周期服务商。

1月26日,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中冶华天获得国家工程设计最高资质——工程设计综合资质甲级。至此,中冶华天成为能承接所有21个行业工程设计和总承包业务的“全能型”设计企业。

中冶华天董事长康承业曾指出:“中冶华天的生产经营和思想观念都到了非转不可的程度,市场和产品不转型企业势必会走入死胡同;思想观念不转,企业文化不得到质的提升,市场和产品的转型则不可能持续,企业的竞争力不可能提升。”

面对2016年宏观经济形势和钢铁行业持续萎缩的巨大压力,中冶华天以步步紧扣、强有力的战略推动力,远谋近施,围绕与公司发展战略相对应的思想观念、人力资源、科技创新、组织架构、市场开发、规章制度、企业文化等方面的持续改革优化,加速全面转型。

记者从中冶华天2017年工作会议上获悉,公司实现了2015年初确立的“五五”发展格局所提出的“到2016年底营业收入或利润按业务占比达到‘33211’”这一目标,进而实现了中冶华天54年来的第一次全面转型这一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目标。

发力新兴产业

面对机遇和挑战,中冶华天树立了“一切问题、一切工作都应该在推动市场开发工作中去解决去完成”的观念,以“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快’就是‘对’的唯一标准”为市场开发工作的指导方针,充分发挥自身在环境能源、房建市政、工程咨询、康养产业等领域具有的专有技术、高端人才、核心装备制造、工程建设、生产运营、资本运作等全产业链一体化能力,大力开拓战略性新兴市场,“按需创新、按需生产、按需服务”,全面推进工程技术服务、产业发展服务和城市运营服务,构建起多样化的产品与服务组合,为客户提供最具性价比的系统解决方案,持续推进业务转型升级。

中冶华天积极关注热点区域,充分发挥自身特色优势,抢占市场先机、扩大市场占有率,大举挺进康养产业、水环境治理及管网运营、城市直饮水、城市集中供热、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美丽乡村与智慧城市建设、土壤修复等战略性新兴市场,全面推进业务转型升级,持续创新商业模式。先后与北戴河新区、秦皇岛、深圳大鹏新区、马鞍山、寿光、六安金安区等地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承担了有关城市与地区的工程技术服务、产业发展服务和城市运营服务。

目前,中冶华天的污水处理技术装备达到了国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运营管理的20多家水务公司和多个河道湖泊治理运营公司,日处理黑臭水、污水能力达到300多万吨。2016年11月18日,我国第一个国家级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在北戴河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正式成立,中冶华天负责打造“中冶·北戴河新区国际健康城核心功能区”,以高端、智慧、生态低碳的复合型新区开发为主题,构建势能与动能有机结合的国家级医疗健康产业体系,标志着中冶康养产业市场开拓取得新突破。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