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6版:中国国资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6版            中国国资报道
 

2017年2月14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国企改革的数字“图谱”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赵玲玲

2016年,“改革”是国有企业发展的关键词。国有企业改革经过顶层设计开局、试点突破先行、全面落地铺开等多个阶段,国有企业改革的实际成效已不断显现。2017年,面对着艰巨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国有企业改革应该如何迈出更具实质性的步伐,考验着“操盘手”的智慧和勇气。

36个

“1+N”文件体系基本形成

自《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公布以来,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先后召开17次领导小组会议和多次专题会议,研究确立了国企改革“1+N”文件体系。《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作为“1”,在国企改革中发挥引领作用;制定“N”个配套文件,强化各项改革之间的协同配合。据梳理,国资委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36个配套文件。

点评:“1+N”文件体系不断完善,为新时期国有企业改革指明了方向,确立了原则,明确了路径,强化了措施。过去一年,各省区市和全国中央企业,都成立了改革领导机构。各地结合自身实际,加强顶层结构设计,共制定出台国有企业改革文件394件。国企改革的“路线图”和“施工图”逐渐清晰。

10项

改革落实计划首度披露

2016年2月25日,国务院国资委首度披露“十项改革试点”落实计划。包括董事会职权,市场化选聘经营管理者,职业经理人制度,企业薪酬分配差异化改革,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中央企业兼并重组,部分重要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国有企业信息公开工作,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试点。

点评:目前各大央企都在进行各项试点,实际上每个样本企业的改革并非孤本,即便该央企只是作为市场化选聘或薪酬体制改革的试点,仍然需要董事会职能改革和分类改革等方面来配合,不管是宏观的分类试点、混合所有制改革,还是微观上的市场化选聘、薪酬改革等,只有系统地推进才能获得改革的成功。

3—4层

管理层级压缩

2016年5月18日,《中央企业深化改革瘦身健体工作方案》审议通过。该文件中称,2016年会选择一批中央企业启动压缩管理层级和压减法人层级、法人单位试点,力争用三年时间,使多数中央企业管理层级控制在3—4层以下,法人单位减少20%左右。

点评:目前中央企业的管理层级仍比较多,大部分都有四五级,最多的甚至达到9级。央企管理层级过多,不仅会导致企业机构臃肿、管理效率低下、管理成本增加,还会影响到企业的竞争力。因此,必须要对这些央企进行“瘦身健体”,更多地引入现代化公司管理的手段和模式,让央企未来的发展方向更专注于“主业”。

200只

搭建“双创”平台,建立产业基金

2016年5月2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中央企业设立创新投资基金,支持大企业互联网“双创”平台建设。这一年,中央企业在推动创新驱动、搭建“双创”平台、建立产业基金推动结构调整等方面不断发力。数据显示,目前中央企业发起和参与的基金超过200只,总规模超过6000亿元。

点评:当下,国有企业“双创”已成燎原之势,国有企业先天的资源、技术优势,不仅能大幅提升“双创”的效率,激发员工的创新意识,也为深化国企改革,激发企业活力创造条件。但创新并非一蹴而就,要让创新创业主体有敢于闯荡、勇于尝试、百炼成钢的历练。

21项

国资委取消下放21项监管事项

2016年6月30日,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向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作国务院关于国有资产管理与体制改革情况的报告称,在加快推进国资监管机构职能转变方面,国务院国资委大力推进简政放权,全面清理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取消下放21项监管事项,宣布废止和失效33件规范性文件;各省级国资委共取消下放462项审批事项。

点评:此举释放出了一个积极的信号,国资委通过简政放权将以落实出资人职责为目标,通过取消和减少一批审批事项和流程,进一步扫清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制度性障碍,把国有企业经营和管理的自主权交还给企业,从而真正实现出资人职责,切实落实企业自主经营权。

102家

国资委直接监管的中央企业数量降至102家

2016年,央企间重组整合不断。中国港中旅集团与中国国旅集团发布公告称实施战略重组;国资委称组建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中粮集团与中国中纺集团实施战略重组;中国建材与中国中材实施重组;宝钢集团与武钢集团实施重组;中储粮与中储棉实施重组;中国恒天与中国机械工业集团签署重组协议。由国资委直接监管的中央企业数量已经降至102家。

点评:央企重组有三大目标,一是结合“一带一路”战略做大做强做优,二是通过结构优化来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三是央企通过自身的组合来实现提质增效与稳定增长。对于中央企业来说,2017年将是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和动力转化的年头,兼并重组仍然会是“重头戏”。

345户

国资委设立去产能目标

2016年8月,国资委设立了去产能的时间表,决定中央企业要用两年时间压减10%左右的过剩产能,用三年时间基本完成345户大中型僵尸企业的市场出清。作为国企改革重点,国资委对煤炭、钢铁等产能过剩严重的行业实施试点,并建立优胜劣汰市场化退出机制,对不符合国家能耗、环保、质量、安全等标准要求和长期亏损的产能过剩企业进行关停并转或剥离重组。

点评:国企改革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抓手,治理僵尸企业又是重中之重。作为产能过剩的“重灾区”,钢铁、煤炭企业去产能的过程也是企业进行产业转型升级的好时机。在资本市场上,可以通过并购重组来完成产能出清,2017年,钢铁、煤炭类国企改革进程将会明显提速。

30省

超30个省份为国企改革“冲锋陷阵”

随着国企改革配套方案接连下发,地方国资国企改革进程也在持续加快。据不完全统计,已有30多个省份制定了国企改革细化方案,自2016年下半年以来,上海、重庆、江西、广东等省市的国企改革更是全面加速,成为地方国企改革的“排头兵”。其中,上海提出建立公开透明规范的国资流动平台,广东、河南等省份明确提出员工持股试点。

点评:随着地方国企改革进入政策落实期,一些走在前面的地方国企改革有望成为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样本”,为其他还在改革中摸索前行的地方国企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

18.7万亿元

中央企业效益恢复性增长的目标初步实现

2016年12月9日,国务院国资委在媒体通气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1月至10月份,中央企业克服大宗商品价格低位波动、政策性让利因素较多等不利影响,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8.7万亿元,同比增长1.2%,扭转了连续18个月的下滑局面;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0231.4亿元,同比增长0.5%,初步实现了效益恢复性增长的目标。

点评:随着一系列改革举措的落地生根,改革增活力、强动力、释红利的积极作用有效发挥,中央企业效益恢复性增长的目标初步实现,企业的活力与竞争力被激发出来,经营指标明显改善。对于2017年的国企改革,核心目标依旧是“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并扣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

7大领域

混合所有制试点迈出“实质性步伐”

2016年12月19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表示,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要求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七大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国家发改委会同国资委等部门在上述七大领域选择了7家企业或项目,开展第一批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目前,正在组织审议批复试点方案,其中4个已经批复实施。

点评: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企改革的突破口。而之所以突出混改,主要是因为其对形成国企市场化经营机制、促进产权多样化等具有“牵引作用”。“突破口”并不意味着混合所有制改革会在2017年大面积铺开,国企改革还是以试点的形式推进,成熟一家推进一家,仍“稳”字当头。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