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不用“僵尸企业”员工 解决“用工荒”难题?
来源:中国企业报
(上接第一版)
从2012年进入“刘易斯拐点”后,中国15岁—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持续减少。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字,从2012年到2016年的5年间,中国共减少劳动年龄人口1800万人。由清华大学和复旦大学共同完成的《中国劳动力市场技能供需研究》报告称,中国劳动力人口规模从2010年的7.57亿增加到2012年的7.64亿,达到峰值,然后将持续减少到2030年的6.27亿。这意味着,在未来1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将减少1亿多劳动力人口,平均每年将减少1000万人。并且,“45—64岁”的高龄劳动力人口将占到44%,接近一半。
解放被困在“僵尸企业”中的劳动力,激活处于“僵尸”状态的劳动力,是缓解劳动力人口急剧缩减的重要方法。
中国人民大学2016年发布的《中国僵尸企业研究报告——现状、原因和对策》称,中国工业部门中“僵尸企业”的数量,约占工业企业总数的7.51%。仅钢铁、煤炭两大行业完成去产能任务,就要有数百万员工需要重新安置。如果将全部“僵尸企业”都清理到位,可释放出来的劳动力可达数千万。
研究结果显示,“僵尸企业”更多集中在国有和集体所有制企业中。“僵尸企业”最可怕的地方,是会把人变成“僵尸人”。“赖在国企”是很多“僵尸企业”员工的普遍心态和做法。
“赖在国企”的第一层原因是收入保障感。市场化企业如果没有了获利能力,就会破产倒闭,失业员工自然会到市场上去重新寻找工作。但国企就不一样了,无论企业亏损到什么程度,国企员工都会认为企业不能、也不敢让员工失业。因为害怕员工“闹事”,政府哪怕是借钱给员工开支,也不愿让国企破产,把员工推向市场。以东北某省为例,明知某煤矿集团还钱无望,一年还是要拿十几亿元让企业给员工开支。
“赖在国企”的第二层原因是身份自豪感。在国企集中的省份和地区,国企员工都有着极强的身份自豪感,认为只有在国企工作,才是正式工作,到民营企业去工作会低人一等。在大部分人的潜意识里都会认为,国有企业员工的身份是值钱的,如果企业想解除其国企身份,应当补一大笔钱才行。
“赖在国企”的第三层原因是市场恐惧感。在国企干时间长的人,对外面的世界既无知,又畏惧。道听途说,觉得民营企业都是“血汗工厂”,到民企打工,不到万不得已,是不能去的。
保留国企员工的“国有”身份,组织其成建制地去制造业集中的珠三角或长三角地区工作,是解决国企员工分流难的可行路径。
首先,成建制的分流国企员工,并不愁找不到对应的接口企业。和普通农民工相比,国企员工都受过比较规范的职业教育和训练,其在职业素养、团队意识、组织纪律性等方面都有非常大的优势。正是因为从国企挖了一大批高素质的技术和管理人才,才有了中国民营企业初期的快速发展。大部分民营企业对国企员工非但不排斥,相反还很欢迎。特别在企业“用工荒”的背景下,一些企业手里拿着订单却加工不出来,要是能成建制的为其输送工人,可以说是雪中送炭。
其次,成建制的分流国企员工,可以有效消除其对于外部世界的畏惧。国企员工大都喜欢在熟人圈子里工作、生活。如果是自己出去打工,不但需要自己满世界里去找工作,还要自己找住的地方、吃的地方,安于现状的他们接受不了这种状态。如果有人帮他们找好工作、用人企业还能解决住宿等问题,又可以和原来的同事工作在一起,大多数人还是愿意接受的。在那些“僵尸企业”里,许多工人一个月只能发个一两千元的生活费,到外面打工挣个四五千元都是平平常常的事。与其在一个不死不活的企业里工作,谁不愿意多挣一点钱呢。当然,这里面还存在其他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比如国企员工子女的上学和照顾等问题、异地医疗问题等,这些都需要政府或其他相关部门加以酌情考虑。
“僵尸企业”严重束缚了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大量劳动力资源被这样毫无价值地消耗掉,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对于国家,这都是一种巨大的浪费。四川、河南等劳动力输出大省的政府部门,都曾专门抽出力量,到珠三角、长三角等用工量大的地区,为农民工寻找就业出路,组织农民工成批结队地到外面找饭碗。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组织农民工外出打工,曾经是当地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这样的经验,非常值得“僵尸企业”集中的行业和国有企业集中的地区学习借鉴。
“僵尸企业”和“用工荒”,分别像是腐蚀性极强的酸和碱,既不能喝,也不能用来浇灌植物。但是,把两个问题融合到一起解决,就会发生酸碱混合反应,生成中性的水,变害为利。
当然,道理是这样的道理,还要看政府和国企负责人是不是愿意找这个“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