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44版:中国国资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44版            中国国资报道
 

2017年1月17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写作首先要让读者看得懂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齐慧

写《探秘核电“宝贝”华龙一号》一文的起因非常有意思。那是在2015年6月初的一个中午,同事们一起在食堂吃午饭,闲聊时一个编辑问了我一个问题,什么是“华龙一号”?

当时有个背景,国家同意批准依托中核集团福清5、6号机组和中广核集团防城港核电站3、4号机组建设“华龙一号”国内示范项目。2015年5月7日,“华龙一号”国内首堆——福清5号机组开工。

在那段时间,对于“华龙一号”的消息报道可以用“铺天盖地”形容,几乎每家主流媒体都进行了相关报道。但由于核电技术专业,普通读者对于核电、对于“华龙一号”都是一知半解,不太熟悉。

同事问了我这个问题后,我就想如何能够用最简单的白话把一个具有如此重大意义的核电技术介绍给她。那天午饭后,我把几个同事拉到我的办公室,拿出我珍藏的核电站的模型,用我积累了9年“跑”核电的知识,以及多次深入到核电站采访的经历,给他们从什么是核电,核电的发展历史,以及“华龙一号”为什么而生,什么原理构成一一介绍了一遍。

令我惊讶的是他们都听懂了,并且觉得很有意思。编辑说,你把这些都写出来吧,写成稿子,我们保证篇幅,读者应该能看懂,喜欢看。正好我刚到“华龙一号”建设现场去采访回来,又采访了很多专家,材料充裕。就这样,这篇稿件就完整地呈现在了《经济日报》的版面上。

写这篇稿件时,我使用了大量白话,对于技术问题尽量采用比喻和拟人的写作技巧,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读者能读得懂、看得明白。

从2006年工作至今,我一直从事一线记者的工作。从当记者那一天起,我就在思考,什么样的稿件是好稿件,什么样的记者是称职的新闻工作者。

经过多年的摸索尝试,个人认为可能写些对读者有用、有帮助的稿件是我写作的目标和追求。在工作中我特意加强了这方面的训练,对自己的第一个要求就是,写的内容要让读者看得懂。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尤其是在企业创新技术的报道方面更为困难。首先记者要把一项复杂难懂的技术,先吃透自我消化、弄清楚,再讲给读者听,让他们了解技术的原理意义,让他们知道企业这么做的原因目的,让他们明白这些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

我想,让读者从作品中获得有效的信息,这就是一个记者的使命担当。如今,我还在这条道路上不断的努力奋斗着。

(报送单位:经济日报社)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