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2版: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2版            专题
 

2017年1月10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税政难题:减负成效有限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钟文 汪晓东 洪鸿

长期以来,围绕企业税负的争论一直不绝。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帮助企业减轻税负负担的政策,但调查显示,很多企业并没有感受到这些政策的溢出效益,相反有的企业感觉负担更重了。

数据显示,我国企业总税率在2012年以前大体处于世界中等水平,2012年至2013年间骤然上升,2013年至2016年企业总税率居高不下,这说明2016年以来,为企业减轻税费负担的努力成效有限。

税政往往一刀切

小企业受累

一台小小的茶叶冷藏箱,硬是让沈根宝做出了20多个专利。

沈根宝是浙江腾云制冷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作为一名“技术控”,沈根宝更看重怎样创新产品。

腾云制冷是一家高科技企业,产品主要用于出口。沈根宝告诉记者,他们公司一直在享受出口退税政策,而且国家鼓励新兴产业发展和企业外贸出口,这些对于企业都是利好的政策。他分析,“营改增”可能对他们这种高技术企业影响不大。

但是,让沈根宝忧心的是,尽管利润还不错,但是公司增速过缓。比如,2016年的增速只有5%,并且年产值一直在5000万元以下徘徊。他分析,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国际市场疲软,税收、劳动力成本上升等生产要素成本过高都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原因。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企业唯一的办法只有从自身着手,内挖潜力,外拓市场。他们目前正投资几百万进行生产设备的技改,准备通过机器换人的方式,把成本继续降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同样感受到税收优惠政策的还有地处国家级贫困县的安徽省太湖县华云照明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树华。他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公司起步时,离不开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

太湖县华云照明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小微企业,主要研发、生产、销售LED路灯。公司落户安徽省太湖县徐桥工业区孵化园,2016年成功承接太湖县花亭湖码头路路灯项目。孵化园退税30%,减轻了企业的压力。

在谈到实体经济发展现状时,李树华告诉记者,实体经济不振的原因之一是税收负担较重。实体经济生产成本较高、利润少,有的企业毛利润只有1%—3%,与此同时房地产业利润却非常丰厚。

李树华认为,企业从事经营活动赚取利润,依法纳税理所当然,但对于国家政策来说不能一刀切,一刀切容易产生不公平现象。比如固定发票额度就十分不适合业务量并不稳定的中小企业,有时额度不够用,有时没有业务额度就浪费了。他说,“像我们这样的小微企业如果开了40万的发票,就要升级为一般纳税人,要缴纳17个点的税。如果我迟交了10天,就要进入黑名单。可有些企业不用开发票,像有些卖酒企业,不开发票就不缴税,我觉得很不合理。”

李树华建议,“我认为纳税人应该有监督公共事务的权力,享受一些社会福利,对积极照章纳税的企业,政府应该给予相应的荣誉,给予奖励。”

在李树华看来,小微企业税收负担总体上高于大中型企业,小规模纳税人的税收负担较高。我国现行税费制度在企业规模层面存在比较明显的“累退”效应:企业规模越大,税负越低;企业规模越小,税负越高。结构性减税在政策层面应当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具体化,尽量避免一刀切。

“营改增”效果不佳

“层层税”遭吐槽

2016年是温州惠特鞋业有限公司成立30周年。生日那天,公司董事长项进康在厂区搞了几十桌酒席答谢全体员工。

惠特鞋业是一家年产鞋产品300多万双的专业制鞋企业,其中外贸出口占一半以上。尽管近几年经济大环境不太好,但凭着优质的产品和先进的市场经营理念,惠特鞋业一直保持着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

然而,作为温州瓯海鞋革协会新一届会长,项进康对鞋革行业的未来还是有着深深的忧虑。数据显示,去年1—11月份,温州瓯海区制鞋业的增速只有3%多,而以前整个行业一直保持6—7%左右的增速。项进康对记者表示,这说明有1/3—1/2的鞋企经营困难。

成本是重要因素。项进康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现在劳动力成本基本占到利润的30%,而税收占到整个营业额的8%,加上其他营运成本,造成企业的利润越来越薄。所幸的是,他们的产品主要出口日本,利润还算不错。

项进康坦言,他们经常出国跑市场,知道美国的生产企业是没有中间环节税收的,但国内采取的是层层税的模式,即每一个环节都要交税,这样许多企业根本吃不消。

同样是外向型企业,浙江明丰汽车用品有限公司经过20多年的发展,被誉为“全球最专业、规模最大的车罩制造商”,日产各种罩类15000套。

说起高税负问题,该企业董事长沈中明直言,“营改增”的初衷和方向都是好的,对于某些行业或者企业有好处,但他没有感到有明显的变化。总体来说,“营改增”对于降低企业成本负担基本上是杯水车薪,微乎其微。

制造业一片黯淡,企业主信心不足。“国家还是要从税制改革上下工夫。”沈中明建议,对于企业生产经营产生的税负,国家应该出台政策直接下降,因为对于企业来说,生存是最重要的。但是对于企业经营者、股东们的个人所得税或者用于消费方面的这部分税负可以增加。企业赚钱了,多交点税也是应该的。

侵蚀企业利润

税收环节需改进

雾霾让于华(化名)得空儿和生意伙伴坐在一起,他们谈论的话题总是围绕着企业未来命运。于华所在的企业主要从事节能产品的研发和制造,最近北京和天津地区的公司都出现了一些问题。

于华从事节能产品制造行业有些年头了,他十分怀念过去“宽松”的税务环境。税改之前,企业的税赋率约为2%—3%,如果按照年销售100万元计算,扣税大约2—3万元,加上可以开一些钢材票或者其他发票用来抵税,企业的利润还是可以得到保障的。

而目前公司的经营状况让于华很担忧。现在企业开发一款工业产品不仅工期长,而且成本高,但是企业的利润却越来越少。于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款工业产品原材料成本为300元,销售价600元,看上去利润很高,有300元。但是实际上,原材料和人工、各种费用的成本达到了400元,还要缴纳增值税、地税100多元,再加上所得税,企业利润所剩不多。

有同样困扰的还有石家庄民营企业负责人李丽(化名)。近段时间,李丽一直奔波于北京和石家庄之间,生活、工作两点一线,忙碌而单调。

在李丽看来,企业税费负担重是由以下现实情况造成的:制造行业人工成本逐年递增,却不能抵扣增值税;为了降低成本,选择从小规模企业或个体户购进原材料,取得的进项票有限;出差的机票、火车票、餐费都不能进行抵扣;许多企业的生产专用设备都是自己研发制作的,无法获得增值税进项税额;由于资金紧缺不能储备原材料,所以不能取得进项税额。

李丽认为,近年来中小企业税负偏高,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特别是生产型中小企业,生存环境不容乐观。她进一步分析,从消费终端分析,价税合一的销售体制对小规模纳税人而言,存在“溢价利润”;从增值税抵扣链分析,有断链,存在有大量进项税额滞留的税负链节点;同时流转环节的各种税费存在被税率放大的特性,表现为在各级增值税税负链节点上的不同差异。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