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大健康”概念 打造“社区共同体”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周梦
国际关系学院副校长、教授,中国国际公关协会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郭惠民 |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显示:将从广泛的健康影响因素入手,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大幅提高健康水平。
一时间,企业、园区竞相投入大健康产业蓝海。许多生物医药、食品工业园等各色产业园区转型升级大健康产业园或将大健康产业发展方向纳入园区发展规划……
众多园区转型升级“投奔”大健康产业到底应从何处着手?如何避免大健康产业园区的重复建设?我国的大健康产业园区如何“走出去”……带着这些问题,《中国企业报》记者专访了国际关系学院副校长、教授,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郭惠民。
《中国企业报》:当下,我国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如何?呈现出什么样的发展态势?
郭惠民:园区的发展概念最早来源于“特区”,改革开放后许多地区模仿特区模式或概念,开始建立经济开发区和高新区。从特区到经济开发区,从高新区再到现在的产业园区,这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 。
随着越来越多的园区建立,同质化现象开始出现。主要原因是由于当时为了招商引资,简单采取“请进来”的方式,以量取胜,一味求大,结果造成园区“简单复制”, 大量的重复建设,缺乏核心竞争力。
当下,我国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园区开始寻找自身的特点特色力求差异化、品牌化发展。因而各园区在招商的过程中注意“聚焦”协同,思考如何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引进国家和地区所需要的产业 ,差异化现状越来越显著。
《中国企业报》:当下我国大健康产业园发展有着怎样的优势?迎来了哪些契机?
郭惠民:中国经济发展目前可以说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和体量,对亚洲经济和世界经济的贡献度也越来越高。2008年,美国由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造成产能过剩、部分资产缩水等,我们可用较低廉的价格购买到优质的资产,这使得中国获得了一个“走出去”的好机遇。
2013年国家“一带一路”产业政策的倡议和提出,2016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出台,对去产能和构建一体化经济都有着导向作用,产业园区“走出去”其实也很有价值。因为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一大趋势就是区域经济发展强劲。无论是欧盟、亚太、东盟,包括中日韩等等,还是国内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都体现着区域经济、区域发展的理念。我们把园区移到境外,一方面符合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另一方面也对接了区域经济的概念。大健康园区的发展也是如此,不止“请进来”,“走出去”也可以是未来的一个潮流和发展方向。
《中国企业报》:您认为大健康产业园区发展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打造大健康产业园区该从何处着手?
郭惠民: 总的来说,我认为在健康园区的打造过程中,园区发展不止为了可持续强劲的发展动力,更应与当地社区融合,要更多地体现跟社会的融合而不是与社会和市场的“脱节”。除此以外,我认为一定要突出“人”的概念。节省时间和人力的成本,使人们生活得更加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才是我们的目的,一定要突出以“人”为本。
从大健康产业园区发展来看,我认为不妨把“健康”的概念放大来看,它将更多地体现为一种“可持续”。不考虑上下游和产业链布局,不可持续、凌乱、碎片化的简单引进,有量无质或有量低质,本身就是一种不健康的表现,也不利于增强园区发展的后劲。
其次,是要把污染型、环境破坏型等企业从差异化聚焦的健康产业园区里去除,也就说着把低质的“请出去”。在选择企业的时候应聚焦现在大健康产业园区的打造,给企业更多增长动力,并让它变得更加环保生态,这样才能在去产能的过程中,实现转型升级。
第三就是“共同体”的打造。过去的产业园区更多是以工业和经济为主,没有社会和生活的概念,因而园区很难与人的生活相融,难以构成一个有机的社会整体。而健康产业园区的打造,离不开与社区的“共同体”。如果说过去园区更多是经济的贡献,那健康产业园区的发展则更多地体现出整个共同体的概念,以及社会、社区、资源的有效、合理的有机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