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地热产业 遍布全国16省市区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丁国明
2016年12月22日,2016能源年会暨第二届中国能源发展与创新论坛在京召开。中国石化集团新星公司总经理张召平表示,中国石化地热产业已遍布全国16个省市区,地热供暖能力达4000万平方米,约占全国常规地热资源供暖面积的40%,成为国内最大常规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企业。“十三五”期间,中国石化地热开发将打造“20座无烟城”,实现新增供暖、制冷面积1亿平方米。
张召平说,全球能源转型趋势进一步提速,新一轮能源革命正在孕育成长,我国高度重视并致力于推动能源转型变革,中国石化努力践行绿色低碳发展,把发展地热产业提升到战略层面进行规划和推进,实现了地热产业的快速发展。作为中国石化的新能源专业公司,新星公司将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推进“地热+太阳能、风能、余热利用等新能源”集成高效开发,构建“多元发展、清洁低碳、综合集成”的新能源体系,致力于为“雾霾少一些、蓝天多一些”作贡献。
地热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我国地热资源丰富,资源量约占全球地热资源的六分之一。数据显示,在能源消费结构中,地热等非化石能源利用每提高1个百分比,相当于替代标煤375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9400万吨、二氧化硫约90万吨,氮氧化物约26万吨,对我国调整能源结构、节能减排、环境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石化地热产业快速发展。经过7年的合作发展,成功打造河北雄县为全国首座“无烟城”,已建成供暖面积385万平方米,雄县城区基本实现了地热集中供热全覆盖,打造了“政企合作、统一开发、技术先进、环境保护、百姓受益”的“雄县模式”。“雄县模式”得到国家能源局、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2014年2月在全国首次地热工作会议上正式推广。国家能源局指出,“雄县模式”技术上成熟、经济上可行,可推广、可复制。以“雄县模式”为引领,中国石化已在河北省15个市(县)区发展地热供暖面积1500万平方米。
中国石化地热开发技术已形成体系。通过吸收引进和自主研发,近年来中国石化已取得相关国家专利和正在申报国家专利近30项,颁布地热标准规范20余个。建立了“地热资源勘探技术体系、地热资源评价技术体系、地热钻井成井工艺技术体系、地热尾水回灌技术体系、地热资源梯级利用技术体系和信息化系统技术体系”等六大技术体系,有力地支撑了地热产业健康高效发展。
“十三五”期间,中国石化新星公司将坚持深浅结合、冷暖结合,积极布局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大力推广“地热+”为主题新能源集成项目,实现新增供暖、制冷面积1亿平方米,新增地热发电装机容量50兆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