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7版:中国国资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7版            中国国资报道
 

2016年12月27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武汉矽感科技:二维码国家标准的制定者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高飞

日前,第十八届中国专利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武汉矽感科技有限公司的发明专利“一种二维条码编解码方法”获得了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中国专利金奖。中国专利奖是我国专利领域的最高奖项,被誉为“中国知识产权奥斯卡”,代表着中国自主创新的最高水准。

开启全球二维码中国时代

在20年前,二维码是一个“舶来品”,原因是中国没有一套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二维条码技术标准。缺乏我国自主研发的二维码专利和标准,将使我国在未来的信息化竞争中受制于人,甚至会出现信息产业安全风险。

在国内外的IT电子行业积淀多年,矽感科技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意识到自主可控的二维码对我国国民经济的重大作用,于是2000年立项投入巨资开始了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二维码的研究。经过不懈努力,2003年5月22日,矽感科技研发的《二维条码的编码和解码方法(CM码)》 正式向国家专利总局申报专利,随后陆续申报了《一种二维条码编解码方法(GM码)》、《二维条形码码图印刷方法及解码方法》、《有条码的安全存折及该存折的安全信息存取方法》、《一种带有防伪功能的二维码》等一系列二维码领域的专利。矽感科技在二维码领域的发明专利,开始打破国外二维码对我国10多年的专利垄断,开启了全球二维码的中国时代。

首个无“死穴”的二维码

矽感科技在研发中国自主可控二维码的过程中意识到,不仅是要填补国内自主知识产权二维码的空白,更为重要的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二维码在技术上要有全球的创新性和引领性,为未来申请中国二维码的国际标准奠定基础。

矽感科技的研发者不负厚望,团队研发的GM(Grid Matrix)二维码码图由正方形宏模块组成,每个宏模块由6乘6个正方形单元模块组成。GM二维码具有10%—50%五级纠错分级,由低到高等差递增,在纠错等级容许的前提下任何区域都不怕被污损,每个码词可被独立定位,擦除错误容易被发现,可容忍大面积的污损,大角度的弯、折以及透视变形。

因此,GM二维码具有超强的抗污损、抗畸变能力以及360°大倾斜视角、远程快速解码等优异性能,成为全球第一款码图中没有死穴的二维码。

中国唯一“四标合一”二维码

事实上,要想实现和国外二维码市场竞争,必须从标准层面掌握主动权,通过顶层设计为中国二维码制定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

2006年5月25日,武汉矽感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网格矩阵码(GM码)和紧密矩阵码(CM码)被信息产业部发布为行业标准(SJ/T 11350-2006、SJ/T 11349-2006),并在2007年获得信息产业部科技进步奖。

2008年网格矩阵码(GM码)被AIM(全球自动识别协会)发布为国际标准(AIM014),标志着中国首个二维码国际标准正式发布,GM码正式进入全球三大国际标准行列。

2011年5月25日网格矩阵码(GM码)被发布为国家军用标准(GJB7365-2011)。

2012年5月1日网格矩阵码(GM码)和紧密矩阵码(CM码)被发布为国家标准(GB/T27766-2011)和(GB/T27767-2011)。

这些标准规定了网格矩阵码(GM码)和紧密矩阵码(CM码)的符号结构、信息编译码方法、纠错编译码方法以及符号质量要求等技术内容。至此,中国完全拥有了具有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国家军用标准以及国际标准的“四标合一”的安全二维码。

从标准到应用引领大数据时代

在互联网+食品安全领域,以GM 码技术为核心构建的“二维码食品安全追溯大数据云平台”,做到对食品安全问题早发现、早处理。武汉矽感科技为了在食品安全行业深入推广GM二维码的应用,还参与制定国家商务部发布的三个国内贸易行业标准。

在互联网+金融领域,武汉矽感科技在中国建设银行的进账单、银行汇票、转账支票上通过GM二维码赋含票据信息,实现系统自动提取、分拣票据信息。

在互联网+税务领域,武汉矽感科技通过 GM 码成功在京东商城启动电子发票试点,中国内地电子商务领域的第一张电子发票正式诞生。

在互联网+国家安全领域,武汉矽感科技为相关部门机要信函涉密载体二维条码应用项目开发的定制码(SCDCC码),于2012年6月1日正式颁布为强制性国家标准。依托矽感加密码制技术,保证了国家重要机关机要信函的信息安全。

在互联网+旅游领域,通过应用矽感科技二维码技术,将旅游景点门票数字化、营销无限化、运维智能化。

为确保我国的信息安全和大数据安全,武汉矽感科技围绕GM二维码的行业应用,对GM二维码采取注册备案、授权使用、后台解析、应用路由,构建了由各种应用子云平台组成的GM国码信息服务云平台。以国码信息服务云平台助推国家自主知识产权二维码的广泛应用,引领大数据和云计算新时代。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