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式发展将强化特色小镇外部带动力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崔敏
近两年,特色小镇取得快速发展,随着国家利好政策红利不断释放,各地兴起特色小镇热,然而特色小镇在发展过程中,不断面临着全新的课题和挑战。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和企业如何扮演好自己的特色?各种要素如何整合才能实现效益最大化?特色小镇如何通过特色产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近日,由环球时报社主办的首届中国特色小镇创新与发展圆桌研讨会上,各方专家针对以上问题展开讨论。
2016年,国家发改委提出,未来5年将在国家重点培育和发展1000个左右的特色小镇。在此背景下,特色小镇的建设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热潮,特色小镇并非中国特有的概念,欧美特色的小镇发展也很快,但是中国的这一轮特色小镇建设的高潮也必将打上鲜明的中国烙印。
《环球时报》副总编辑吴杰分析,首先特色小镇的培育和建设是我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的有效路径,产能过剩,有效供给的不足,是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困难之一。在我国的一些区域,特色小镇的培育和建设,特别是一些在产、镇融合方面做得非常好的特色小镇,已经开始焕发出经济活力。在扩大有效供给,促进创新创业,加快产业转型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特色小镇的培育和建设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探索,国家对于特色小镇的培育,在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和谐宜居的水利环境,彰显特色的传统文化,便捷完善的设施服务,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等方面具有明确的要求。”吴杰表示。
在《环球时报》主办的首届中国特色小镇创新与发展圆桌研讨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中心理事长李铁也阐述了自己对于我国特色小镇建设的看法。
李铁认为,政府在这轮特色小镇的热潮中,有两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第一,政府要摆正位置,不要把自己的引导角色变成主导的角色;第二,要防范房地产成为这轮特色小镇建设的主导方式,炒作的倾向值得注意。所谓的特色小镇,真正的特色就在于因地制宜,最重要的特色是要带动产业和就业的发展,只有为了产业和就业发展形成的特色,才具有可持续性。
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原副巡视员施俊玲则强调了“融合发展”的重要性。她认为,在产业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跨界融合已经成为文化发展的新常态,产业结构、业态构成等,都在不断发展、充实、丰富和完善,这些为特色小镇的培育与发展,从外部环境提供了有益的思考。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洛带古镇,作为特色小镇的代表,在会上介绍了自身发展的经验以及未来的发展思路。洛带镇副镇长袁波介绍,洛带古镇未来将以发展文旅产业为主,继续引进文旅产业项目,包括美食城、游客集散中心等项目的建设。
中国传媒大学经管学部长兼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周表示,特色小镇建设的中间内涵很丰富,但问题也很突出,特色小镇的内涵以及在小镇建设当中,应该着力谋划的东西显得不很充分。特色小镇不仅仅有地方特色,不仅仅有地方文化的独特标记,关键是这些小镇的建设,应该让小镇的人民充分感受到小镇建设能给他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变化。
“我们将来特色城镇的发展一定要遵循自身的发展规律。”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中心交通研究院院长张国华分析,第一是产业发展规律,因为产业是城镇化的根本,没有产业的支撑,城镇化就是空谈。未来的产业发展,过去30年,产业规模形成集聚效应;第二个规律是产业和空间的规律。将来特色城镇的发展一定是在城市群里,除非有特殊资源的小镇会特别。如何落实好?产业一体化,基础设施设计一体化,空间载体一体化。未来特色城镇发展的一切问题都指向制度,一切制度问题都指向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