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0版:品鉴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0版            品鉴
 

2016年12月27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陈宏:艺术家的价值由市场说了算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江金骐

和许多成名或未成名的画家一样,陈宏也在素有“画家村”之称的通州宋庄,为自己置办了一块“栖身之所”。不同的是,多数人看好临街铺子,而陈宏却将工作室选在巷内。“不为别的,只为了在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中,静心看书、潜心创作、禅心生活。”陈宏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以宋庄为驻点,既能随时收纳艺术气息,又能便捷融入艺术市场,还能为自己的业余生活营造一方平和的空间。

《中国企业报》:你的作品,多数以马为选材主题,为什么呢?

陈宏:有5000年历史的中华传统文化,从诞生的那天起,“马文化”就一直伴随着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以至于说人的精气神时说“龙马精神”,评价人的功绩时称“汗马功劳”,从某种程度上说,马在整个人类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在某种程度超过了人自身。马所拥有的与其它动物不同的自身价值——力量、速度及对人们在生活生产中的作用。马,强劲而豪迈,雄壮而有力,轻捷而敏锐,平和而合群,勇敢而驯服,匀称而优美,因而深得人类的欢心,视为亲密的战友、生死与共的朋友、吉祥的瑞兽。正是因为大家敬马、爱马、颂马、赞马,我才画马,我想以此表现中华民族精神。

《中国企业报》:你的成长经历对你的创作有什么影响?

陈宏:绘画是我与生俱来的禀赋,几十年来,我从事过艺术设计,开过公司,当过企业领导,到今天我从事专职创作,中间虽经起起伏伏,但我的画家梦从未遗失,手中的画笔也几乎没停过,涉猎的题材包括山水奇观、虫鱼鸟兽、人物肖像等等,但主要是马。我创作的马,虽然不计其数,但没有一幅是相同的,比如有的是取材自然的马首马尾,有的是龙头马足,有的是草原骏马,有的是骁勇战马,有的是驯服可亲的家畜,有的则是桀骜不驯的烈马。我的那些作品,创作前,我都静心思考,要在作品中赋予某种思想,或传达当时社会的某种气象,或表达作者的某种情感寄托。

《中国企业报》:以马为创作题材的最有名的,我们所知的莫过于徐悲鸿了。跟顶级艺术家做同样的主题创作,你有什么感觉?

陈宏:作为一个以马为主要创作题材的画家,我当然要研究大师徐悲鸿的奔马图了。可以说,马是徐悲鸿绘画的标志性题材,他笔下的马千姿百态,充满着激情和活力。从创作手法上说,徐悲鸿的奔马图采用了西方绘画中体与面、明与暗分块造型的方法,同时吸收传统没骨法,结合线描技法,纵情挥洒,独具一格。这些对我都是极大的启发,我的作品,绝大多数用的是中国画法,但是在表现意向上,我也力争因时因事有感而作,激情寓于笔墨之间,最终呈现的作品,虽不敢与大师作品相提并论,但大师作品中那匹马腾空而起,昂首奋蹄,鬃毛飞扬,精神抖擞,意气风发,让人热血沸腾的精神,值得我永远学习和揣摩。

《中国企业报》:在你的工作室里我看到,有许多名人,甚至中央领导、军队领导,因你的作品跟你结成了朋友,但你似乎从没有公开说过,为什么呢?现在的艺术工作者,都非常喜欢包装自己,还没成名就自称“艺术家”,有一点名气就冠以“著名”,许多人喜欢傍名人攒名气,借势造势,对这些你是怎么看的?

陈宏:同为艺术工作者,有的是怡人天性的,有的是寄情山水的,有的是借此交友的,有的是养家糊口的,不管是哪一种,人们普遍都希望获得别人的认可,尤其是那些将艺术作为一种谋生工具时,当然有人就会刻意地“傍大款”“傍名人”“镀金面”“拉风头”,对这些,我认为只要不造假、不做作、不滥用,我不持批评态度,因为社会上的其他产品也有包装,如此说,艺术家和艺术品为什么就不能呢?但是,若有人想通过包装以次充好、想走捷径,那就是对艺术的不尊重。正因为如此,我接触了许多领导和名人,但我不愿意拿他们为自己贴金,我认为,再高的领导、再大的名人,在艺术鉴赏上他也许只是一个普通人,所以,借领导为自己“站台”,我担心对其他人形成鉴赏错觉。

《中国企业报》:不管是签约画家还是个人工作室,艺术品的市场化都是个绕不开的话题,对当前的艺术品市场你有什么看法?

陈宏:艺术品市场相对来说比较高端、比较小众,但同样受消费大环境影响。以一个实例说明,北京市面上,有一个非常知名的书法家作品,标价是300万元,但在最近的一个拍卖会上的成交价是30万元。这说明,在艺术品的市场上,价格和价值偏离并不奇怪。我本人总体感觉是,一方面,中国艺术品市场低迷,成交量、成交价下滑明显,很多画廊拍卖公司纷纷离场;另一方面,有的被拍艺术品一次次天价成交,一次次刺激公众的神经。出现这样矛盾的现状,是因为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不均衡发展,精品和入门级艺术品的需求量和价格都在增长,但是中等、中高档艺术品的价格和成交量大幅下降,导致整体艺术品市场疲软。

《中国企业报》:对画家群体而言,更多的是不是集中在“中等”这个段位上?如果是,怎么应对市场?

陈宏:不管是哪个段位,想博弈市场就应该走进市场、直面市场,市场才是检验艺术家身价的公平之地。所以我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从解决温饱到追求丰富精神生活,对艺术品的需求必定会增大,近些年新藏家大量入场,普通消费者也有装饰、欣赏的购买动机,那么肯定会从入门级的艺术品着手,这一现象支撑着中下档和低端的艺术品市场。而随着艺术品保值增值的功能逐渐被公众认可,另一部分资深藏家和财力充裕的机构,自然会着手高端市场,越是精品越具有更大的增值空间。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