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4版:新三板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4版            新三板
 

2016年12月27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金恒博远:持续创新 深耕虚拟仿真教育领域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朱虹

在当今世界工业领域,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显现出巨大的威力,特别是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正对工业进行着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虚拟仿真已经被世界上一些大型企业广泛地应用到工业的各个环节,对企业提高开发效率,加强数据采集、分析、处理能力,减少决策失误,降低企业风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业内人士指出,虚拟仿真技术的引入,将使工业设计的手段和思想发生质的飞跃,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以说在工业设计中应用虚拟仿真技术是可行且必要的。

领军中国虚拟仿真教育

作为中国虚拟仿真教育领军企业,北京金恒博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恒博远”)董事会秘书邱香富对记者表示,金恒博远成立于2008年3月,是一家为学校及工业制造企业提供虚拟仿真教学与培训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双软”企业。公司设立于北京科技大学国家科技园内,研发中心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校创意基地。公司致力于虚拟仿真实训软件的研发应用和推广,面向教育领域及企业培训领域,提供包括工业生产全流程及节能环保、安全生产、自动化控制、专业虚拟实验等虚拟仿真软件产品,客户通过虚拟仿真实验室、网络平台、虚拟现实硬件(VR)等载体进行应用。

“金恒博远拥有雄厚的技术研发背景和能力,与北京科技大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等多所国内外著名的大学签署了专项技术的合作研发协议。”邱香富表示,公司研发团队由相关专业的国际国内著名教授、博导、博士后、博士以及有多年在大型企业工作经验的专家、高级工程师、工程师等人员组成,建立了真正意义上的“产、学、研”创新模式。

持续创新 规模快速增长

谈及公司在高新技术方面的创新,邱香富表示,经过多年的研发积累,公司形成了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虚拟仿真系列产品,并申请了三十几项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及产品著作权。产品已覆盖材料成型、钢铁冶金、有色冶金、电力、石油、化工等多个产业领域。已经为重庆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40多所本科、高职、中职院校以及首钢集团、鞍钢集团、邯钢集团、宣钢集团等大型企业培训中心提供了产品与服务。

一直以来,金恒博远以“专业高效地为客户提供服务、为股东提供回报、为员工提供发展平台”为经营理念,致力于成为中国虚拟仿真教育与培训领域的领导品牌。邱香富透露,早在2014年,公司就研发出转炉炼钢生产仿真实训软件,经国家一级学会中国金属学会组织专家鉴定,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系国内首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冶金生产仿真软件。2014年,公司获得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金属学会颁发的“冶金科技进步奖”,获奖软件系目前国内唯一获得“冶金科技进步奖”的冶金虚拟仿真软件。公司还获得中国金属学会颁发的“最佳技术支持奖”荣誉证书。

“此外,公司对于工程教育的发展有着深刻的理解,立足于工程教育教学培训,建立了一系列开创性的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得到了国内工程教育领域专家的高度认同。近两年公司快速发展,规模快速增长,技术持续创新,产品系列不断完善,巩固和提高了公司在行业内的地位。”邱香富表示。

深耕多年 竞争优势明显

在虚拟仿真教育领域深耕多年,相比行业内其他企业,金恒博远具备了很多竞争优势。邱香富表示,公司的竞争优势主要包括技术及研发优势、品牌优势、服务优势和营销优势等。技术及研发优势方面,公司产品是通过综合性技术整合平台进行开发,是通过公司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模型建模技术和3D智能半实物模型建模控制技术与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3D/U3D技术、软件工程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视觉图形技术、仿真技术、人机互动技术等多学科技术相结合,使产品实现了与工业生产现实完全一致的操作环境,同时结合完善的工艺操作技术,产品运行稳定、可拓展性强,具有多种通讯接口,开放性强。品牌优势方面,钢铁生产虚拟仿真实训教学软件,获得中国金属学会以及相关专业领域专家的高度评价及广泛的应用。

“在服务优势方面,在全力完善自主开发的钢铁生产虚拟仿真实训教学软件的同时,为确保用户能低成本使用,公司为用户提供了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包括软件免费质保,终生维护等;同时利用软件积木式模块化开发平台的优势,确保能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进行量身定制。”邱香富表示。

在营销优势方面,公司与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金属学会、中国冶金教育学会及众多高等教育院校、职业技术学校、钢铁及电力等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与行业学会组织针对性的行业活动及通过教授们的口碑传播,短短的几年内,公司已拥有数十家本科院校及首钢、鞍钢等企业用户,在钢铁冶金专业具有较高市场占有率。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