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8版:文创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8版            文创
 

2016年12月27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京文创“补贷投”启动 撬动千亿金融资本投资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宋冰冰 本报记者 朱晨辉

一直以来,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都是文创企业发展的难题,大部分文创企业拥有的版权、著作权、专利权等无形资产,从银行、信托等传统融资渠道拿到资金的难度大,就是可以融资审核时间也会较长,如果从非银行金融机构融资通过的可能性增加,但往往资金成本很高。从2017年开始,这些难题有望通过“补贷投”联动体系得到缓解。

2016年12月22日,北京市文资办在全国率先启动了文创产业“补贷投”联动体系,其中“补”是指每年以北京市文创产业专项资金补贴方式支持文创企业发展,“贷”,是指推动金融机构下浮贷款利率、简化审批程序为文创企业提供贷款,“投”,是推动股权投资机构为文创企业提供股权融资服务。

每年为100家文创企业提供10亿元资金

《中国企业报》记者了解到,联动体系启动当天,共有327家企业获得财政资金的支持。“补、贷、投”体系一经宣布,立即吸引了大量文创企业的注意,目前已有80余家文创企业与北京市文化科技融资租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文化租赁”)达成了初步融资意向。

启动会现场,文创企业对“补、贷、投”的“贷”表现积极。北京电影学院文创园运营公司董事长万子千在现场高兴地对记者说,今年我们获得了298万元文创产业专项资金支持,文创企业孵化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很高兴北京市文资办推出了文创“补、贷、投”联动,通过文化租赁再给予了我们5100万元的融资支持,将来如果再与该体系内的众多投资机构结合,对孵化器内的优秀、创新的影视企业开展股权投资,我们有信心将北京电影学院文创园打造成为华北地区知名的影视创业平台,让优秀的影视企业在我们手中孵化壮大。

相关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文创产业‘补、贷、投’具体是指政府搭平台,推动银行、融资租赁、股权投资机构等金融机构,为文创企业降低融资成本,简化审批程序,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2016年市文资办选定北京市文化科技融资租赁股份有限公司作为首批试点金融机构,它计划每年为100家以上的文创企业提供金额超过10亿元的资金支持,通常25个工作日以内就可提款。

生态圈力争三年内入驻10万企业

“这项工作非常创新,我们之所以能够提供‘低息、统贷统批’的融资服务,是因为中央文资办给予了我们债权投资扶持资金,专项扶持文创企业,特别是中小文创企业的发展,北京市文资办、财政局还设立了文创企业风险补偿资金,鼓励、引导金融机构为轻资产的文创企业提供融资。” 文化租赁董事长蓝陶勇向记者表示,“正因为有各级政府的政策支持,我们放心地创新推出了文化金融服务和文化金融产品,而且我们也和市文资办签约的合作银行形成紧密合作关系,许多债权融资再以保理的形式转给银行,这样就将大量的银行资金引入文化产业”。

更加吸引眼球的是,市文资办即将上线文创“补贷投”网络申报系统,建立一个大的文创“补贷投联动体系”。大“补贷投”是一个文化金融生态圈,是包括文创企业、金融服务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在内的文创企业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生态圈力争三年内入驻企业达10万家、金融机构达3000家,文创企业按照广播影视、动漫游戏、新闻出版等行业和功能分类,金融机构也按照银行、证券、担保等进行分类,最终形成包括文创企业、金融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在内的大的生态系统。

用好2000亿元授信额度

相关人士告诉记者,未来“补贷投”将不断联动,滚动形成一个大的数据库。将来申报贷款融资、股权投资成功的企业可作为申请文创产业专项补贴的依据,申报补贴成功的企业,也可作为贷款融资、股权投资的增信因素。最终推动文创产业“补、贷、投”联动体系成为可循环的生态系统,通过这个系统建立文创企业的大数据库和文化信用评级体系,建立文化地图、文创企业大黄页,通过文创企业金融圈的实践破解文创企业、轻资产融资难问题。同时,这个生态圈还将建立文创企业家俱乐部、精英俱乐部等朋友圈,并建立文化智库,为政府提供行业数据以及行业指标、行业报告等各项服务。

北京市文资办主任周茂非介绍说:“现在社会上有大量的闲置资本,找不到好的项目和标的,好的文创企业和项目有时候也没有渠道找到资金。我希望北京市文创‘补、贷、投’联动系统建立后,将形成文创企业大数据库,建立起文创企业信用评级,编制文化地图,通过这个生态系统,线下线上的投融资路演和项目对接,实现‘有钱的能找到好项目,好项目能快速找到钱’,尤其要将市文资办与15家签约银行的2000亿元授信额度,转化为对文创企业一笔笔实实在在的融资服务,并持续吸引金融资本投资文创产业。”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