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风一来就忘掉雾霾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丁是钉
中国癌症发病率与世界水平接近,但死亡率却高于世界水平。其原因是不注重体检和预防,大都是到了中晚期才发现。如果把2016年底前爆发的雾霾灾害比作经济发展中的癌症,中国社会对其显然也是缺乏预防和应对准备的。
从2016年12月16日起,一场持续重度空气污染席卷中国近1/5的国土,多地PM2.5指数频频“爆表”。石家庄市区内“世纪公园”监测点PM2.5和PM10一度双双突破1000微克/立方米;北京启动了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实施了工业企业停限产、施工工地停工、机动车单双号行驶、中小学和幼儿园停课等系列措施;靠近北京的河北某县甚至禁止餐馆和早餐摊营业,被民间戏称为启动了“绝食”抗霾模式。
严重的雾霾不但打乱了人们的生意和生活,也波及到人们的健康和心理。一时间,很多人谈霾色变。有无奈、有愤怒、有调侃、有思辨、有焦急、有淡定,一些人把雾霾当成灾难,议论着如何逃离北京、逃离雾霾;另一些人则把雾霾当成机会,营销各种防霾神器;当然,还有人在探讨应对雾霾的方法和策略。
要治理雾霾,就要先找到雾霾的成因。无论是相关部门还是专家学者,都曾宣称自己发现了雾霾产生的原因。他们各自宣布自己的研究成果,也都有自己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蹊跷的是这些研究成果却相互打架,让老百姓真伪莫辨。
病根找不到,治疗就没法做到对症下药,中国的雾霾治理就有些病急乱投医的味道。去发达国家寻找中国问题的解决方案,虽然未必完全对症,却也不失为一种理性和有效的办法。于是,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日本的治霾方法都被网友们翻了出来。
中国的雾霾病是最近几年才发作的,但其病根却是从城市化、工业化的初期就埋下了。除气候原因外,雾霾是由污染物排放总量造成的,只要排放总量不能降到临界值以下,无论是人为控制哪类污染气体的排放,都阻挡不了雾霾的产生。当城市越来越大、楼房越来越高、人口越来越集中、汽车越来越多,工厂越建越快的时候,雾霾病实际上已经相当于到了“晚期”。所有人们追逐并自认为值得骄傲的繁华,往往都是病根的所在。
当提出城市化、工业化的目标时,每个人都会被城市化、工业化的美好前景所鼓舞、所激励。人们所想到的都是城市化、工业化的好,却很少有人去思考城市化、工业化可能带来的弊端。
“健忘症”和“适应性强”等社会病,会大大降低对于治理雾霾的急迫感。每当雾霾围城的时候,就会有很多人喊出“逃离北京”的口号。然而,一旦北京有几个蓝天,就会有人激动地到处秀“APEC蓝”、“阅兵蓝”,甚至认为雾霾从此会远离生活。这群人和高喊“逃离北京”的大体是同一群人。 (下转第十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