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4版:国际合作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4版            国际合作
 

2016年12月20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各地争相打造跨境电商示范园区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穆明威

王利博制图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各地区纷纷建立跨境电商产业园,以跨境电商产业园为抓手,带动本地跨境电商行业发展,促进本地特色产业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意义重大。

与本地特色产业

经济相结合

近年来,政策层面一直在释放跨境贸易的利好,结合政策红利,中国各地区出现了跨境电商产业园,积极拉动地方特色产业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

义乌是中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县级市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其小商品实体市场货源优势以及发达的物流一直备受瞩目。据了解,电商是义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为促进义乌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义乌市政府在2016年11月期间,连续出台了《关于加快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义乌市陆港电商小镇招商实施细则(实行)》两份政策文件,为跨境电商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政策保障。

2014年12月26日,由国际陆港集团投资建设的义乌跨境电子商务园区正式投入使用。监管中心总占地13000平方米,操作场地5000平方米,设有邮件作业处理区、海关监管查验区、备货区等,日处理邮件最高可达10万件。目前监管中心内已入驻邮政速递并引进多家跨境电商企业开展业务。

《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了义乌市陆港电子商务园区公司总经理、义务跨境园区公司总经理陈彦伊,在相关发展问题上,陈彦伊表示,义乌市正集中全力打造全球网货营销中心、全国网商集聚中心、跨境电子商务高地,且依托义乌小商品实体市场货源优势以及发达的物流、金融等现代服务业优势,义乌整体的电子商务行业进入井喷式的发展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义乌跨境电子商务园将结合义乌的区位、特色产业等优势,综合利用资源,并结合各项政策红利,努力发展海外经济,持续拉动外贸增长。

厦门发展目标是以建设“一带一路”战略支点城市和自贸试验区为契机,努力构建“海西跨境电商中心城市”,是国内跨境电商物流通道最为丰富的城市之一,海、陆、空、邮物流通道发达。厦门跨境电商产业园区是厦门首个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目前,该跨境电商产业园区已形成跨境电商资源聚集与产品展示交易的中心。

在记者走访该园区时,相关负责人介绍道,目前,产业园一期共计引进了跨境电商平台、物流供应链等关联企业40余家,含中外运、DHL、顺丰等具备资质的物流服务企业,一海通、跨境联盟、好海淘等特色电商平台,已形成初步具备通关监管平台、物流供应链、跨境流量聚集区、B2B优选平台四大标杆性功能组团,初步具备了跨境电商全程供应链解决能力。在未来的发展上,厦门跨境电商产业园一期定位为物流供应链服务基地,二期规划为电商产业链综合服务基地,预计2017年底投入使用。

解决“散棋”状态

发挥衔接作用

关于目前跨境电商产业园的现状,陈彦伊认为,中国跨境电商园区的整体开发及有力发展,都主要基于区位优势、资源政策优势及环境氛围优势等几方面。目前,国内的跨境电商园区基本以进口和出口贸易为引进类型进行分别设立,同时引进各类电商服务商,叠加配套各类综合服务。进口跨境园区以落户在跨境试点城市并临近航空口岸为主,出口以高校集群城市、产业及外贸发达城市为主。园区建设一部分由各地方政府投资建设,一部分由大型民营企业自主投资建设,其中还包含一些由厂房改造而成的园区。

据了解,跨境电商产业园的建立,不仅能有效拉动地方经济,带动本地电商产业发展,在改变跨境电商企业“一盘散棋”的状态上,也有着重大意义。产业园的建立,将海关、国检、国税、外管、电商企业、物流企业等汇集一堂,以信息化手段实现流程化作业,大大提升跨境电商经营活动的效率;同时,园区内的跨境电商企业出口货物的外汇可通过外管实现即时结汇,货款可以直接入公司账户,对企业内部的资金管理等方面都大有裨益。

业内专家对记者表示,跨境电商产业园在政府和企业之间可以发挥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政府发挥宏观规划和指导作用,加大公共电商基础设施建设(4G网络、无线网络、云城市等),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引导本地跨境电商产业园良性快速发展,然后以跨境电商产业园为模板,把成功的经验复制到其它地区,并实施必要的监管,如促进行业自律、避免恶性竞争、重复建设等问题。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