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0版:节能环保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0版            节能环保
 

2016年12月20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互联网+”聚拢多方资源 提效园区循环化生产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刘季辰

王利博制图

园区循环化改造以工业园区内部物质代谢效率提升为目标,通过企业内部清洁生产以及企业间产品/副产品、废弃物的链接共生及公共基础设施的共享,实现园区内能源梯级利用、物质循环利用,提高物质代谢效率。这听起来容易,做起来并不简单。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循环经济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温宗国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园区循环化改造是一项围绕企业、产业链和园区三大层次和主体的系统工程,通过“互联网+”平台的工具整合循环化改造的各环节,是一件很有必要的工作。

整合信息

连接上下游企业

企业是产业园区的主体,但是在今年记者走访的几家包括环保产业园在内的园区中,企业普遍认为,园区对企业的服务和支持力度不够,需要努力的方面还有很多,尤其是在上下游企业间的资源配置、大数据支持等方面。

从企业需求来看,园区循环化改造过程中,废弃物资源化属于后端,而企业清洁生产则属于前端。那么问题来了,进行改造的新技术从哪找,改革的“药方”又谁来开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学术机构已经着手为园区和企业提供“技术清单”,但依然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温宗国指出,技术的革新速度快,市场的需求在不断变化,“技术/产品清单”这样“一张纸”已无法应对快速变化的形势要求,因此关键还是在于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整合产品、技术和政策信息以打破园区内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发展的信息孤岛,否则无论是政府、园区、企业,都很难全盘掌握最新的行业发展动态。

如果能够将园区的企业单元、产业单元和园区单元进行系统集成,通过互联网平台统筹园区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打破固有的信息壁垒,确保企业与企业间、企业和园区间的信息交换通畅无阻,那么园区循环化改造才能得以有效推进。温宗国表示:“我们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提理念比较容易,但是在具体操作层面,园区中有数量众多的企业,他们之间的能量流、物质流等信息孤岛现象特别严重。”

相关评论指出,国内已有许多园区通过产学研合作积极搭建园区产业共生及废弃物交换交易体系,利用互联网集成了技术服务商、金融服务商、咨询机构、专家等资源,实现了园区间、企业间在循环经济发展领域的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及废弃物交易交换,为园区和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一站式、集成化的解决方案。

让信息平台

发挥“造血”功能

记者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TEDA)应用的“TEDA产业共生服务平台”上看到,企业基础信息录入这个模块是整个平台底层最核心的功能主体。系统可以根据TEDA企业的行业代码,自动匹配行业相关的原料、产品清单,形成模板。系统自动记录企业的产品、副产品、废弃物、水、能等多维数据并更新数据库,从而为后续的产业共生热点识别与匹配打下基础。企业在信息填报过程中,平台通过点选替代主要录入过程,减少繁琐录入过程,贴近用户输入需求和使用方式,提升平台整体易用性。

同时,平台在为企业提供产业共生热点搜索与匹配功能模块中,基于企业共生模型,还建立了互信的信息共享机制,企业可以通过平台搜索拓展上下游产品链。如一家生产车用变速箱的企业,油泵既是他们生产所需的原料,同时也是他们的产品之一。企业一方面可以在系统中搜索园区内的油泵供应商,并与之建立合作关系,从而节约原材料运输成本;另一方面,可以找到下游使用油泵的企业,拓展销售业务。平台通过鼓励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寻找产品、副产品、废弃物等方面的合作伙伴,让企业在信息提供过程获得确实的益处,从而促进企业主动使用平台,提升平台活跃度。

在为园区物质代谢分析和指标计算提供辅助的功能模块中,平台基于企业数据库实现对园区层面物质代谢、水资源代谢的统计核算,并以桑基图的形式进行展示,为资源产出率等指标的计算打下基础。在后续的指标统计分析中,平台可实现核心指标的自动计算,并通过目标值或标杆值的设定,提示管理者目标差距等。

因此,在设计思路上一方面要让园区的业务管理可视化,另一方面要做到切实为企业和园区提供循环经济建设的诊断决策服务并实现更好的用户体验,这样平台就可以产生“造血”功能,嵌入式循环化改造平台就产生了。温宗国指出,这将为“十三五”时期国家大规模和持续深入开展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和有效的增值服务。

用户体验

尚需大数据整合

不过,在园区循环化改造平台的建设运营中,也反映出了一些问题,如有的平台用户体验比较差。原本信息化服务是为了解放人力,但企业在填报生产信息的过程中,往往还需要配备专业知识充足的人员,由于缺少数据库信息支撑,信息更新不能实现自动抓取,导致数字化平台需要人工进行更新。

此外,平台的可视化效果往往较弱。产业链、物质代谢这种信息应是立体形象的,具有形象化、图形化(如桑基图)的特点,但现有的平台基本上只能提供平面直线图的方式,展示效果不佳。温宗国指出,现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要让园区循环化改造的主体——企业、产业链和园区对平台产生黏性。而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改变平台设计理念,充分推动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在园区循环化改造中的应用,而不是让平台成为企业的累赘和负担。清华大学开发的“互联网+园区产业共生”信息服务平台,2016年开始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TEDA)得到了成功的应用。

解决问题,应首先从设计理念开始。传统信息服务平台自上而下对企业进行监督管理的观念,现在应转变为自下而上为企业和园区提供管理决策服务功能的设计理念。这样才可以使平台成为企业和园区进行循环化改造的决策工具,增强平台的使用价值,提高用户活跃度。

其次是信息技术的应用。循环经济是物质流、价值流和信息流三位一体的完整体系。平台通过集成企业信息库、技术库、项目库、政策库、对标库等底层基础数据库,并导入一些核心的功能算法,从而实现信息智能抓取、技术诊断优化、产业链模拟优化、产业共生热点识别等核心辅助决策功能,最后通过包括互联网、物联网等系统为企业和园区提供循环经济建设的集成方案。

温宗国建议,分三阶段渐进式开发,逐步完善园区循环经济公共服务平台,实现融合、智能、共享、开放的目标。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