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5版:新三板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5版            新三板
 

2016年12月20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天津摩根坤德: 十年深耕节能环保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张蕊

作为一家筹备登陆新三板市场的公司,天津摩根坤德高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摩根坤德”)专注于节能环保新材料领域的深耕。“节能环保是世界发展的潮流,人们越来越想念碧水蓝天,这一行业也必定大有作为。”公司创始人李振声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作为新材料的领军企业,摩根坤德将奋起直追,争取在2年内做到行业前三甲。

改变世界的神奇材料

“看似脆弱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强大的心灵。一朵美丽的鲜花与1000多度的死亡火焰之间,仅隔着几毫米气凝胶的距离,但这距离又是如此的难以逾越。”这段话道出了气凝胶这种新材料强大的高温耐热性,而这一“改变世界的神奇材料”正是摩根坤德公司在做的重点项目。

气凝胶作为人类已知最轻的固体物质,已入选吉尼斯世界纪录,它具有微观的多维立体空间结构。气凝胶95%的体积被空气占据,它的密度只是空气的3倍,约3kg/m3。李振声告诉记者,正是得益于这种结构特征,使得气凝胶比其他材料具有更优异的性能和极其广泛的应用前景。

“目前,气凝胶已经在能源、交通和太空、冶炼及金属、生物和制药等多个行业得到应用。”李振声举例说,在石化行业、化工行业和冶金行业中,管道、炉窑及其他热工设备普遍存在,用SiO2气凝胶及其复合材料替代传统的保温材料对它们进行保温,可以大大减少热能损失。

据了解,2001年至今,气凝胶行业的初创期已走过15年,近年的发展呈现出提速趋势。市场分析机构普遍认为,行业发展的拐点已经显现,整个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窗口期,也是行业投资的最佳时机。而掌握核心技术和一定市场资源的企业将获得巨大发展空间。

事实上,摩根坤德已经参编《纳米孔气凝胶复合绝热制品》国家标准,且正在起草《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颗粒及粉体》的国家标准。

多项优势集于一身

“公司自2006年成立之初,从贸易到研发贸易(定制),再到研发生产销售,一步一个脚印走到现在,一直致力打造工业热能管理第一品牌,做整体解决方案的领军企业。” 李振声说,公司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坚持科技为基础,严控质量关,积极开发小众市场,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技术、品牌、产品等多个层面上做出了成绩。

据李振声介绍,在技术方面,公司在原有市场技术基础上不断进行优化,并独辟蹊径开发纯净生产技术、不掉粉技术、二次复合一次成型技术等形成错位竞争。目前已获得专利发明4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构建了完善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

记者了解到,2013年,摩根坤德第一批获得滨海新区促进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支持。2015年公司的新兴产业转型升级项目通过了评审,并得到了相应的财政资金支持。

“在企业发展的众多优势中,区位优势非常重要。”李振声告诉记者,公司地处京津冀核心经济技术区域内,该地区是环渤海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区域市场容量巨大;毗邻东北三省广阔保温材料市场,在国家数万亿投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背景下,市场潜力可见一斑;临近天津港,海陆空交通极为便利,随着公司的壮大,必将形成启东开西、承外接内,辐射华北、西北、东北亚、中亚的战略格局。

深耕节能环保,瞄准新三板

摩根坤德已经深耕节能保温领域10年之久,在广大客户的良好口碑支撑下,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确立了坚实的市场地位。目前,其客户范围已覆盖石化、军工、电力、交通、环保、有色、钢铁等各个行业。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客户,在节能环保新材料市场更上一层楼,公司非常需要产业化合作和资本化合作的融资融智资源。“主要原因是投资人愿意在产业上与我们共同发展,同时认可公司的市场前景,并且具有资本市场的实力,在实体上支持,在资本上运作,使得经营研发团队可以发挥自己的专长,达到1+1>2的效应。”李振声说。

为了能够顺利在新三板挂牌,摩根坤德在多个方面做了准备。公司实行了全面规范化管理,生产研发基地的核算流程电子化改造也全部完成,“目前已完成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的初步尽调,有4家券商争相立项承做。”

谈到挂牌之后企业未来的发展规划,李振声称,主要分四个阶段:建设核心产品生产基地,提高品牌知名度;建设研发中心,研发储备新技术与新产品,形成板、卷、异型、涂层等绝热系列产品;结合资本市场,通过高端技术、先进的商业模式,扩大市场占有率及客户认知度,争取三年内目标做到绝热行业高端市场第一名;通过结构升级,延长完善产业链,实现全面布局。

“我们要依托摩根坤德平台,建成凝胶产业研究院,成立凝胶产业基金和凝胶产业工业园,要成为纳米硅气凝胶产业龙头企业,通过新三板实现IPO和主板上市,成为新材料科技耀眼新星。”李振声信心十足地说。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