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1版:头版 4下一版
第01版            头版
 

2016年12月20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退货焦虑”背后: 电商们的集体反思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王星平

每年的“双十一”、“双十二”,已经成为亿万消费者的购物狂欢。然而,当盛宴散去,商品堆积、物流滞后和“退货潮”等后遗症也开始显现。“购物潮”离去,“退货潮”到来,似乎已成为电商平台与商户每年必须要直面的“规律”。数年的“焦虑感”让电商们开始了深刻的反思,这一“规律”也逐渐被打破。

今年退货减少?

商务部11月17日发布消息称,据第三方机构监测统计,2016年“双十一”全网交易额已突破1800亿元。11月18日,国家邮政局发布监测数据,今年“双十一”期间,在11月11日至16日的6天时间里,全国邮政、快递企业共揽收快件11.2亿件,派送7.9亿件。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分析师姚建芳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说:“由于退货数据企业一般不会公布,所以具体退货量是多少我们也不知道。但是从我们中心投诉维权平台上看,今年用户投诉‘双十一’退货问题是比较少的,应该说不算是一个热点问题。”

11月22日,《中国企业报》记者分别探访了韵达、圆通、中通在北京海淀区的三家快递网点。三家网点的快递工作人员均表示,目前仍属于“双十一”送货阶段,网点堆积的订单主要还是没有送至消费者手中的商品。

“‘双十一’之后,我们上门收取的退货相比于往常增多了些,但是相比于去年‘双十一’,是要少很多的。”一位韵达快递员告诉记者。

同时,记者随机调查了十多位消费者后发现,受访者中退货率最高为28%,大多数受访者表示今年“双十一”没有退货。

记者了解到,服装鞋帽一直都是退货“重灾区”。尽管今年服装鞋帽依然是退货的“主角”,但有参加“双十一”活动的服装品牌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往年有不少消费者因款式、尺码不确定,干脆将所有可能合适的买下来,最后只挑选满意的留下来,其余都退货。而今年,这种“刻意退货”的数量减少许多。同时,该负责人还表示,今年“双十一”退货率达30%,这个数字在特殊时期并不算高。

“尽管有减少,但是站在整个行业角度来看,30%还是太高了,因为这样浪费的资源太大了。”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事实上,每年购物节一结束,“‘退货潮’即将到来”的说法也就开始蔓延。2015年“双十一”后,有媒体报道称,2015年“双十一”淘宝天猫的退货率达到了63%。不过此数据淘宝官方并未出面证实。

“相对于往年,今年(苏宁)的退货率是趋低的。”苏宁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说。不过负责人并未向记者透露今年具体的退货率数据。

同时,这位负责人还表示,由于政府对电商平台的要求和平台对商户的要求不断提高,网购退换货率每年都在呈下降的趋势。

商家理念转变

近年来,中国的网购一路高歌猛进。尽管有时假货、次货、服务不周等问题的出现,让原本就有着“虚拟感”的网购,增添了更多的“不信任感”。但是经过一定时间的打磨,不论是消费者心态,还是商户和电商平台的经营理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以前网购特意会选择一些低价产品,像‘双十一’这种特殊时期,我一般都会因为价格便宜买很多,但好像大多数商品买回来都用不上,所以退货比较多。现在网购不会这么随意了,主要还是会看需求和质量,像这次‘双十一’买的商品,都是自己精心挑选的,所以到货后感觉满意,并没有退货。”消费者林女士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消费者网购心态的变化,在商家看来,是逐渐趋于健康消费理念的表现。

(下转第六版)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