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7版:中国企业评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7版            中国企业评论
 

2016年12月6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上进比吃苦更可怕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丁是钉

曾经和一位90后谈话,问起他有什么优点时,他说是能吃苦。

他的生活的确是很苦。他住在北京郊区的一个地下室里,夏天很潮,通风也不好,大家都在过道里做饭,各种气味混杂在一起,难闻得很。也许是真菌感染吧,他身上经常会起红点,痒得受不了。他住得离公司很远,每天单程要花2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常常在路上就困得睡着了。还有,他一个月的工资只有3000多块钱,连自己喜欢吃的菜都不敢买,每天都只能是在小餐馆里对付一口。

所有这些,他都一个人克服和忍受着,不想家里人知道,并因此为他担心。

这哪像是一个90后在北京过的生活,倒是很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北漂们的日子。并且,那时候住地下室,都会在城里选一个离单位很近的地方,犯不上跑那么远。

听起来这似乎是一个吃苦耐劳的励志故事,但细一谈,就感觉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了。

问他业余时间干些什么,他回答说因为很累,也不去哪里玩,通常就是在电脑上打打游戏。赶上周末,如果不是出去面试,就有可能会玩一天,让自己放松一下。甚至平日里自己也不太喜欢做饭,因为太累,没有心情。

这分明不是什么肯吃苦,而完全是在遭罪。因为他只是在被动地承受,并没有主动去改变这种状态,甚至没有表现出打算改变的意愿。

为什么这么讲?真正的吃苦不是无可奈何地等待,而是一种主动的拼搏和奋斗。

一个人的家境是不能选择的,但你干什么样的工作,过什么样的生活,选择的主动权却会是握在自己手里。

如果他真有改变自己命运的强烈渴望,就应当去提升自己的能力,让自己配得上一份收入更多、价值更高的工作。比如说,他可以把打游戏的时间用来学习工作技能,或者是其他知识,让自己在工作中或面试中表现得更出色。他还可以把周末跑面试的时间,用来去听各种讲座,去交结比自己能力强、水平高、见识广的朋友,让自己的业余生活变得更精彩,同时也提高自己的能力和修养,丰富自己的人脉关系。

当自己的能力没有提高,自己的格局没有放大的时候,一心想着通过跳槽换一份更好的工作,只能说是撞大运。而当他的能力提高到足以胜任一个更高职位的时候,不论其是不是换公司,都应当会有一个更好的职位在等着他。

苦难是人生最好的大学。这是因为,苦难可以激发一个人的斗志,也会让一个人变得隐忍而坚强,这些都是带来成功所必备的基本素质。如果一个人生活得比较富足和安逸,用不上和命运较劲,大多数情况下都只能过一种小富即安的日子。恰恰是那些生活艰难的人,往往会有些与命运抗争的愿望和力量。做一碗鸡蛋西红柿面,配上一根黄瓜,也不是什么难事。从成本上,一点也不比一碗泡面贵,但营养却要好很多。和去小餐馆比,既省钱又可口。这不是累不累,会不会,有没有钱的问题,而是怎么对待生活的态度问题。

的确,时代变了,人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和方式也变了。但有一点是没有变的,那就是改变命运的路径和方法。无论是在哪个年代,只要是在一个自由的、个人能够选择命运的年代,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改变命运的路可能都只有一条,那就是不停地提升自己。

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初到北京时,是和同在央视的几个小伙伴一起住地下室的。红极一时的歌星宋祖英,在没有成名时也住过学校的地下室。但他们的成功,却不是因为他们住过地下室,经历过艰苦的生活,而是因为他们的激情、他们的勇气、他们的奋斗,以及在奋斗过程中不断增长的才华。

和忍受艰苦的生活相比,主动的奋斗才是一种更积极的状态和人生选择。因为奋斗而主动付出的辛苦,才算得上是吃苦,也才更有价值。如果单纯是能够忍受和习惯于艰苦,那会比习惯于安逸还可怕。因为当一个人习惯于这种艰难的时候,就意味着失去了改变的意愿和动力,从而彻底失去了改变的可能。

欲望是一个人改变命运的原始动力,一个人的欲望越强烈,改变的可能性就越大。当然,不同人在不同阶段的欲望是不一样的,有些人的欲望更自私一些,有些人的欲望则更高尚一些。如果抛开行为动机不看,单是从动力机制上讲,欲望是人类进步的根本原因。

也许是因为90后普遍缺乏吃苦精神的原因,很多公司在招人的时候,都希望能够招到能吃苦的年轻员工。相应的,也就有一些90后会把能吃苦当成是一种资本。请记得,所谓吃苦,一定是和努力奋斗联系在一起的。仅仅是对艰苦生活的忍耐,那绝对算不上是吃苦,而是懦弱和无能的表现。

千万别把你遭罪的生活,当成是一种资本和骄傲来炫耀。在这样一个自由的时代,长时期的贫困是一种耻辱。习惯于遭罪是一种无可原谅的错误,也是一种人生的悲剧。衡量这样问题的方法是,你是不是把所有的闲暇时间都用在奋斗和改变现状上,还是用在适应这种生活上。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