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0版:现代物流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0版            现代物流
 

2016年12月6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林安物流: 构筑物流互联网生态系统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贺璐

深耕物流领域多年,在物流界享有阿里巴巴美誉的林安物流通过整合资源,以信息化为核心将电子商务、电商网购、物联网应用、物流金融、第三方总部经济整合在一起,搭建起全国性的智慧物流、商贸物流、产业物流、金融物流、绿色物流、电商物流公共服务平台。

据广东林安物流集团负责人介绍,目前林安物流在全国拥有多家连锁商贸物流园且还在扩建中。这些商贸物流园区除具备物流信息化、运输、仓储配送等物流功能外,还将引入商贸、展贸、电商网购、融入物流金融和总部经济等高端业态,以促进当地现代物流和新型城镇化的转型升级和协同发展,真正打造现代商贸物流的航母和标杆。

林安模式

近年来,林安物流立足市场,探索与创新出“基地+网络、物流+商贸”的“林安模式”,发展多种增值服务,即建立“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的全新模式,通过提升产业层次,力图改变中国传统物流园区的做法及盈利方式。以物流园区的实体物流信息市场为载体,以先进的物流电子信息系统为纽带,以供应链一体化服务为核心,构筑厂家、商家流通一体化的产业基地群,最大限度地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效率,实现物流资源全面整合的最终目标。

搭建物流金融体系,集团成功向中国人民银行申请了第三方支付牌照,实体经济体与互联网业务的融合创新模式将为互联网支付模式树立标杆示范作用。业务发展将带动物流、电子商务、租赁、购物、酒店、餐饮、娱乐等传统行业向网络经济模式转型,有利于促进物流供应链支付产业链增长。

建立应用系统,集团本着为司机货主企业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理念,搭建林安物流平台和开发了手机移动端,打造强大的物流车讯、货讯数据库,通过平台的信息撮合交易,为不同需求的客户匹配最适合自己的物流资源。

同时,重视诚信体系的建设。林安物流集团于2012年率先提出“中国物流信用标普”的概念,并自主开发了全国物流信用标普系统,物流信用标普系统已成为全国物流行业权威、实用、安全的信用“数据库”,并成为了物流行业交易的“准入证”。

化解最后一公里难题

林安物流集团负责人向《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电子商务日益影响人们生活,但服务于城区以及市近郊的货物配送活动存在数量多、车况差、非法营运、组织化程度低、经营分散、哄抬价格、难以管理、车辆的实载率和运输效率低以及服务质量差等问题,建立高效、统一、诚信、有序的城市物流配送体系迫在眉睫。林安城市配送在此基础上诞生,并将在三个方面助力最后一公里。

结合林安物流信息平台,做大做深城市物流配送服务。林安集团吸纳众多快速公司在林安物流园驻点,集中收货、分拣,在取得共识后,纳入“城市配送车”系统。利用林安物流信息平台,通过网络调度中心、呼叫中心和GPS定位系统等子系统,综合应用物联网技术和现代信息指挥系统进行统一调度,实行共同配送。

以林安信用标普为抓手,强化“城市配送车”的信用建设问题。利用物流信用标普,对交易双方的资信和诚信等级进行评价,有效降低交易风险。建立城市配送信用数据库,方便广大用户查询和使用。按照“五统一”的要求(统一标识、统一车型、统一安装计价器、统一收费标准、统一调度),实行市区道路24小时通行。

此外,整合社会资源,规范管理,降低社会物流总成本。

发展“绿色货运”

日前,林安物流集团宣布推出林安速运。林安速运以广东省为试点,通过“加盟制”方式布局全国。林安速运负责人向记者表示,林安速运在商业模式、平台、货源、价格、时效、安全等方面独具优势,以加盟制方式布局全国的方式能带来网络型优势,且给整个物流业带来颠覆式影响。

据介绍,林安速运满足四方面需求:网点需求。速运领域很多专线面临困境,林安有平台、有货源,形成了全国性网络,会给这些专线带来很多增值型服务;政策引导下的需求。国家众多利好政策扶持,大好的发展前景促使林安物流集团进军速运行业;市场需求。现在的物流成本高,主要是中间环节过多。林安速运希望能去除中间环节,为社会贡献力量;还有林安物流集团产业链布局的需求。

同时,林安集团打造“绿色货运”,这也是世界银行批准的亚洲唯一一家“绿色货运试点”项目。林安集团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角度出发,不断提高供给质量,根据物流行业发展新要求,通过信息化平台降低物流发展的社会成本。信息化平台有利于化解信息不对称,解决了车辆的迂回、闲置、空载、交通拥堵、资源浪费、不诚信等诸多问题。如:货车在空载状态下在马路上行驶或路边停放,增加碳排放,造成交通拥堵。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