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高阳县发改局副局长李建成:
以产业转型升级为抓手 推动经济跨越式发展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马国香
李建成 |
2016年,是高阳县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更是全面发力、补齐短板、奋力赶超最为紧要的一年。日前,《中国企业报》记者通过采访河北省高阳县发改局副局长李建成,了解到了高阳经济转型升级推动跨越式发展的具体做法。
《中国企业报》:请你介绍一下高阳招商项目建设情况?
李建成:近年来,高阳县紧紧抓住京津经济高速崛起的有利机遇,围绕纺织强县、幸福高阳建设,全面实施环京津发展战略,打京津牌,唱京津戏,有力推动了县域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这次集体开工的4个项目分别为宏润城市广场项目,集购物、娱乐、休闲、餐饮于一体;物流园区项目,建成后仓储能力达30万吨;20万吨纺织品染整项目,涵盖染整、印花、后整理车间及研发中心;宏利佳学校项目,建设容纳3000人的教学楼两栋,标准化宿舍580间,并将与北京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开展合作。
此次开工的4个重点项目涉及特色产业、教育事业、物流商贸等领域。宏润城市广场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高阳的地标性建筑和保定市新的商业核心,将大幅提升高阳的辐射能力和外部形象;物流园区项目的实施,将促进物流行业的集约化、专业化,提升和改善全县物流服务水平;20万吨纺织品染整项目的实施,将对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县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宏利佳学校项目的建成启用,也将进一步优化全县的教育教学环境。
《中国企业报》:今年高阳在产业转型方面如何实施?
李建成:今年以来,高阳县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机遇,紧扣“家纺名都、卫星新城、美丽高阳”发展定位,全面打响“协同发展对接京津、项目园区建设、城市建设管理、美丽乡村建设、基层基础建设”五大攻坚战。谋划实施了总投资317.2亿元的81个千万元以上重点项目。
为了确保大项目和好项目能招得来、留得住,不断优化投资环境,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套餐,严格实行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项目工作机制,从项目策划、招商、洽谈、签约到项目立项、开工建设、直到建成运营的全部过程,项目领导小组一包到底,跟踪服务,切实解决了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每个项目及时跟进、有序推进,为项目落地开辟了“绿色通道”。
《中国企业报》:高阳如何精准推进协同发展对接京津?
李建成:在高阳县对接京津工作会议上,高阳县人民政府县长闫向阳指出,“协同发展对接京津,着力在基础设施相连相通、产业发展互补互促、资源要素对接对流、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生态环境联防联控等方面下功夫、见实效,取得一加一大于二、一加二大于三的效果。”
今年,高阳县紧紧围绕对接京津产业转移和非首都功能疏解,按照保定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高阳县“两基地一城”(中国高新轻纺生产基地、中国北方重要的纺织品生产及流通基地和中国农机城)产业定位,立足县情实际,深入研究京津产业外溢特点和相关政策,掌握外迁动态,制定对接规划,加强平台建设,强化招商引资,促进产学合作,狠抓项目带动,精准推进协同发展对接京津攻坚战。
加强与京东集团对接洽谈,谋划建设高阳毛巾及纺织产业线上电子商务平台,开通高阳毛巾及纺织品特色产业馆,利用互联网营销手段和电商平台,塑造并推广“高阳毛巾”整体品牌。
《中国企业报》:推进项目园区建设方面高阳采取了哪些措施?
李建成:高阳县以经济转型升级作为主攻方向,坚持创新驱动、绿色崛起,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确保县域经济增比进位突破。全力抓好总投资317.2亿元的81个千万元以上重点项目和“一区两园一城一基地”建设。
实行重点项目建设一对一帮扶机制,每个小组配备2—4名县级领导,每个项目配备一个专门班子一线入驻,细化责任目标和完成时限,充分发扬“5+2”、“白加黑”精神,挂图作战,现场办公,密集调度,强力推进。
实行重点项目旬报制度,及时准确掌握重点项目进展情况,发现苗头性和共性问题,提出项目推进的措施建议,推动项目顺利实施。多次召开项目调度会、现场办公会,加大对在建工程的督促协调力度,及时解决工程建设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确保重点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如期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