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6版:循环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6版            循环经济
 

2016年11月22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体系尚需完善 银行“绿色信贷”亟待政策支持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甘国治

有预测称,“十三五”期间,仅环保产业的社会总投资续期就有望达到17万亿元。

“如此巨额的资金需求仅靠财政资金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通过市场化途径来解决,需要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建立包括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股权融资等多层次融资体系,引导社会资金进入节能环保产业。”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副所长殷红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

各方共推绿色金融发展

2015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成立了从事绿色金融学术研究与工作协调的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绿金委”)。自成立以来,绿金委启动了数十项研究课题,发布《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等,宣传推广了绿色金融理念。中国银监会从2007年开始,发布了绿色信贷指引、绿色信贷统计等一系列指引性文件,引导中国银行业加大对绿色经济领域的支持力度,提升绿色信贷管理水平,以期利用信贷资源配置手段来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

据统计显示,截至2015年底,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余额达8.08万亿元,其中21家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余额达到7.0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6.42%,占各项贷款余额的9.68%。所支持的项目大约年节约标准煤2.21亿吨、水7.56亿吨,减排二氧化碳当量5.5亿吨。

值得一提的是,自绿色金融债、绿色企业债的制度办法于2015年底正式出台以来,中国绿色债券市场爆发式增长。仅2016年一季度,中国的发行量就超越了美国,成为全球第一,上半年共计发行绿债549亿元,占全球的30%。据估计,从2014年到2020年,我国绿色债券存量有望达到5.7万亿元。

企业绿色金融认识薄弱

虽然目前我国金融机构普遍对发展“绿色金融”颇为热心,但在具体实践中却又面临着诸多的障碍。亚洲中金联盟执行主席白波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透露,“目前园区企业在绿色金融方面处于起步阶段,其对绿色金融的概念还停留在信贷、贷款、融资等方面。但是真正的贷款、融资并不是这样的。”

“由于节能环保、循环经济投资具有初始投资高、投资周期长、高风险、低收益等特性,同时,这类企业大多为中小企业,财务实力不够雄厚,可用于抵押的资产有限,因此,存在部分企业感觉到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殷红说道。

殷红建议,节能环保、循环经济具有公共性和外部性特点,其社会效益高于经济效益,间接收益大于直接收益,长期收益重于短期收益。因此,部分项目自身现金流难以有效覆盖项目成本,更适合采取PPP的模式,如城市或园区公共设施项目等。可以将之前重点由财政资金支持的项目,通过PPP模式,引进市场主体参与进来,这样便可以扩大市场投资的范围,也有利于商业银行融资的参与。

北京东方园林生态股份有限公司环境集团可谓走在了前面,其独具“设计技术+金融+项目执行”三大核心优势,其中金融开创中国水环境PPP先河。

专家支招

推动绿色金融发展

目前我国绿色金融体系亟待完善,市场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绿色信息披露机制尚未建立,环境风险管理工具的研发和推广应用还需继续加强。

殷红建议,一是运用财政税收政策,支持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发展。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节能环保的工作力度,在财政支出上陆续出台了数十项政策,大部分为直接补贴类的措施,财政补贴力度还相对较小,也难以撬动民间资金。可运用财政与税收手段,鼓励商业银行扩大绿色信贷投放范围,积极支持绿色发展。二是大力发展绿色债券市场。绿色债券比较适合大中型、中长期、有稳定现金流的项目,比如地铁、轻轨、污水处理、固废处理、新能源等。这些项目有两个特点:一是需要的资金量比较大。二是虽然回报率不是特别高,但现金流很稳定。相关研究表明未来地方绿色投资中,这些项目可能会占到30%以上,因此在我国发展绿色债券的市场潜力巨大。三是完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机制。环境信息披露,除了可以直接为投资者提供单个企业环境表现的信息之外,还可以为资本市场开发绿色股票指数及相关产品、绿色债券指数及相关产品、绿色债券评级、第三方绿色债券认证等提供重要的基础。四是推动银行业使用压力测试工具,量化环境风险。在绿色金融体系中,银行开展环境压力测试将成为推动未来绿色金融发展的一个重要工具。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