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5版:循环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5版            循环经济
 

2016年11月22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探寻园区循环经济合作新模式

首届“产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国际论坛”即将举行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甘国治

园区循环化改造已成为我国循环经济重点工程。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报告中进一步明确指出,“十三五”期间,按照物质流和关联度统筹产业布局,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建设工农复合型循环经济示范区,促进企业间、园区内、产业间耦合共生。到2020年,主要资源产出率比2015年提高15%,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达到3万亿元,75%的国家级园区和50%的省级园区开展循环化改造。建设50个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基地。在10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布局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基地等项目。

循环经济

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

2005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把循环经济作为由于过度消耗自然资源而产生环境风险的重要应对措施。2008年8月,国家颁布《循环经济促进法》,明确循环经济的相关目标应当纳入地方政府的投资和发展计划。2012年12月发布的 《“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更将循环经济上升为一项国家发展战略。

园区循环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园区循环经济减少资源投入,节能降耗;对生产和消费产生的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对不能循环再生的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减少污染,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园区循环化改造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废弃物及副产品的循环利用;通过企业内部的清洁生产从源头减少资源能源浪费,从生产过程提升资源能源转化效率,最终实现绿色发展的政策目标。”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副所长殷红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对循环经济认识不足、政策不完善、资金不足等问题制约着众多园区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改造。另外,目前中国缺乏大量的群众性环保组织,造成中间环节的缺失,单纯依靠政府的推动在某些情况下很难取得预期效果。

园区循环经济

合作新方式

为了让更多园区与企业充分认识循环化改造的重要意义,推进园区走循环化改造的经济转变道路,协助园区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十三五”规划要求,2016年11月23日,由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中国企业报》集团、中国企业园区国际合作联盟联合主办的“产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国际论坛”将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

论坛将特别邀请国家相关部门负责人,针对园区循环化改造方面的专项政策进行详细解读。同时组织专家对申请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的业务流程及路径进行专业辅导。并请多家优秀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进行经验交流,还请环保企业及金融机构进行现场路演展示。联合国绿色工业园区及世界顶级清洁技术企业也将受邀出席。

本次论坛将以“绿色循环,引领发展”为主题,探讨新背景和新节点下,园区循环经济的新趋势和新方向,寻找园区循环经济抱团合作的新方式,搭建起一个园区、企业和金融机构进行项目对接、沟通交流的国际平台。

论坛将分别针对“十三五”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与策略,国内绿色园区项目、园区循环化改造政策及典型案例分析、园区循环化改造实施方案编制及申报解析、园区及园区企业可融资性、金融机构扶植措施以及如何解决园区企业融资难等问题进行分析,以实现互惠互动、广泛交流、合作共赢的目标。

论坛举办当天,中国企业园区循环经济建设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将同时揭牌成立,旨在推动园区、企业在循环经济领域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努力创新体制机制,努力实现战略发展、产业发展、创新发展的转型升级,引领园区在循环经济改造方面新趋势、承担新使命。

中国企业园区循环经济建设联盟由《中国企业报》集团、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循环经济产业研究中心、山东方圆有色金属集团、北京中晶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凯普康基金共同发起成立。

中国企业园区循环经济建设联盟方面表示,作为政府机构、园区、企业、设计科研院所和金融等主体自发组成的组织,联盟以政府机构的政策法规为指导,科研机构的高新技术研发为核心,园区企业的活力为依托载体,金融单位的资金实力为背景支持,整合众多优质资源,搭建共享合作服务平台。

同时,联盟将着手从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整合角度出发,加强园区与政府之间、园区与园区之间、园区与企业之间的交流联系,优化重组园区物质流、能量流、价值流、信息流和劳动力流等资源,打造一条完整的循环经济体系,协调解决园区、企业发展中的新问题和新矛盾,实施有效战略管理,促进发展转型和提升竞争力。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