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达海外模式” 打造国际产能合作示范区
——专访中非泰达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爱民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见习记者 穆明威
刘爱民 |
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 |
经贸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基础和先导。据了解,2016年前三季度,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额达到6899亿美元,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110亿美元,签订的承包合同总额达746亿美元。未来,中国还将与沿线国家共同推进经济合作走廊建设,并开办更多的经贸合作区。其中,境外经贸合作区是实施中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途径。
中国和埃及是世界上拥有灿烂文明的两个国家。2016年1月21日,习近平主席和埃及赛西总统共同为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扩展区揭牌,中国政府把这里作为“一带一路” 战略在非洲的“丝路驿站”,埃及政府把这里作为“苏伊士运河走廊”开发计划的起点,合作区成为连接中埃合作、助力中埃大国梦实现的战略桥梁。就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的相关问题,《中国企业报》记者日前专访了中非泰达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爱民。
《中国企业报》:据了解,目前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起步区已成功吸引了中埃以及世界各国30余家企业投资建厂,您能谈谈目前合作区起步区和扩展区的发展与经营情况吗?
刘爱民: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面积1.34平方公里的起步区已经建设完成,吸引投资约10亿美元,这些投资大部分都是以中国企业为主,目前已形成了以宏华钻机和国际钻井材料制造公司为龙头的石油装备产业园区,以西电-Egemac高压设备公司为龙头的高低压电器产业园区,以中纺机无纺布为龙头的纺织服装产业园区,以巨石(埃及)玻璃纤维公司为龙头的新型建材产业园区以及以牧羊仓储公司为龙头的机械制造类产业园区。龙头企业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未来也会带动配套企业的逐步聚集。现在来看,整个合作区的产业结构布局为“横向成群、纵向成列”,已经进入了健康良性的发展轨道。
关于扩展区,泰达预计2016年底一期的两平方公里开发完成,已累计投入开发资金4000万美元,投资3000万美元的大运集团有限公司建设、投资5630万美元的埃及金饰城项目已签订土地购买合同,意大利汽车城项目也初步达成合作共识。此外,德国西门子、法国拉法基、中国玻璃、天津钢管、沈阳远大、北京利尔等10余家国际企业表示了投资意向,中国玻璃、中远、中海运和中外运等制造类和物流类企业也准备去埃及投资建厂。整体来看,整个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运营健康,并得到了两国政府的认可,泰达也已成为目前埃及最好的外商投资品牌。
《中国企业报》: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目前中国与国外频繁合作,已有多家境外经贸合作区。相较于其他的境外合作区,您认为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的主要或者核心的优势是什么?
刘爱民: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先发优势,因为这个项目从1999年开始,泰达就介入了这个区域的开发,至2007年前主要是以咨询的身份参与,这之间我们对埃及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目前随着园区的建成,我们先发的优势、积累的经验、走过的弯路都是宝贵的资产。二是区位优势,园区坐落在亚非欧的交汇点,同时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和埃及的国家战略,包括埃及的“新首都”战略、“苏伊士运河走廊”战略也在园区有所交集。三是团队优势,目前团队已经基本打造完成,中方团队和埃方团队已400余人,这支团队有着我们十余年来的融合和积淀,已形成独有的一套方法论和核心价值观,人才优势非常明显。中国人做事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项目顺应中埃两国发展战略,基于中非泰达团队对埃及全面的了解和自身多年累积的经验,发展较为顺利。
《中国企业报》:据了解,中非泰达在推广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过程中,总结了一套“泰达海外模式”,已先后为缅甸皎漂港、吉布提项目和蒙巴萨项目进行了智力输出和咨询。请问总结这套模式的初衷是什么?将发挥什么作用?
刘爱民:在中国做开发区不同于境外做开发区,可以移植的东西可能会体现在经营理念性上,比如给投资者提供优质服务和相关的配套设施,这些方面大体趋同。但是在宗教、文化等方面差异非常明显,中国的一些经验到了境外会出现严重的水土不服,所以对多年来我们成功或者曲折的地方进行总结,是非常有必要的。
“泰达海外模式”是公司在方法论的基础上总结提炼的,有强大的落地能力和实操特性。这套模式首先要服务于公司自身,包括为现在的扩展区开发提供帮助,通过梳理多年来的境外发展情况,我们要把许多经验变成标准化、模式化、模块化的东西,让项目可以更快更好地发展。其次,这套模式总结的初衷也是为了帮助中方企业绕过一些弯路,让中方企业可以较平稳的过渡,更好地在境外投资发展。另外,公司组建了“泰达学堂”,也将与南开大学合作开展区域经济方向的专业研究生培养,为中国做园区的企业快速培养具有实操能力的专业化人才。
《中国企业报》:您站在专业人士的角度上,对未来有意愿入驻合作区的中国企业有哪些建议,有需要注意的事项吗?
刘爱民:中国企业去境外投资,一定要适应当地的宗教、文化和理念,结合我们多年埃及发展经验,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中国文化和埃及文化的融合问题,融合不好会影响与当地政府的关系,很多企业难立足就是这个原因。其次,在中方和埃方的劳动关系上,要得到埃方员工的认同和支持,中方企业要建立一套中国和驻在国政府相结合的企业文化,互相融合之后达到“求大同、存小异”的效果,在“泰达海外模式”中非常核心的内容就是关于企业文化的建立。此外,“泰达海外模式”也梳理了企业投资海外将面临的问题和风险,我们的埃及泰达投资公司可为有意入驻合作区的中国企业在投资注册、人员招聘、法律咨询等方面提供帮助。
《中国企业报》:如果合作区内中方企业投资或运营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作为园区的开发方,会怎样帮助企业走出困境?
刘爱民:从2011年开始,合作区内每月都会召开入区企业座谈会,座谈会上泰达方面听取入区企业不同阶段的需求,随后会分门别类进行有针对性的解决。如果是园区自身方面可以解决的,我们会快速响应并予以解决;如果是涉及埃及政府或埃及国家层面的问题,我们会将信息汇集起来,报成文件统一交给政府方面,由泰达集合入区企业联合督促埃方尽快予以回复和解决。另外我们每年都有入区企业的满意度调查,直接与园区相关考核挂钩,从近些年来看,每年入区企业的满意度都能达到90%以上。
《中国企业报》:从发展层面出发,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未来几年内的规划是怎样的?
刘爱民:泰达中非的发展战略目标是预计三至五年之内,成为境外经贸合作区的领军者。中非泰达将抓住时逢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和埃及“苏伊士运河走廊计划”交汇点的大好时机,在“互联网+”与产业升级的时代下,重构公司的发展模式和业务布局。
从布局上来讲,未来中非泰达准备轻资产和重资产均衡发展。重资产发展方面,深耕埃及,全力打造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成为样板工程;借助埃及经济发展的大势,充分发挥在埃经营多年的优势,参与埃及开发建设,进行模式输出;中非泰达将构建产城融网的商业模式,成立泰达海外研究院,作为公司的产品研发中心、知识中心、园区研究中心、竞争力塑造中心和服务中心。轻资产发展方面,充分发挥多年积累的先发优势和“泰达海外模式”的价值,整合资源,依靠互联网整合和大力推动品牌宣传,快速布局轻资产,进行对外智力输出;中非泰达将构建产学融网的商业模式,成立泰达培训学堂,作为人才培养中心、知识中心、组织管理变革中心、品牌推广中心和服务中心。轻重结合,以抢占境外合作区发展先机,成为境外合作区领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