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产业走向成熟 需三管齐下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薛午安
世界互联网大会又召开了,这次有些不同往常的是黑科技不断涌现,“刷脸入场”、“刷眼支付”等身份识别新技术也出现了。VR(虚拟现实技术)让无法到现场的观众也可以360度无死角地“降临”大佬对话现场。从去年的VR在国内开始发热,到百度、京东等巨头和众多资本的相继涌入, VR产业呈现兴旺之势。
但其中也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设备和技术攻关、内容制作、用户体验等等都是巨大的拦路虎。业内人士表示,在政策层面,要抓紧时间落地;资本层面,要加大投资力度和广度;行业巨头和大型企业要整合行业链条和制定行业标准。如此三管齐下,VR将逐渐走向成熟。
应用场景十分广泛
2016年1月高盛发布的全球虚拟现实报告中指出,基于标准预期,到2025年,全球虚拟现实市场营收将达800亿美元。2015年中国虚拟现实市场总规模为15.8亿元,尚处于市场培育期。预计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918.2亿元。
VR让全新炫酷的产品宣传和销售方式出现了。京东在近期展示了自己的VR购物应用——“VR购物星系”,用户能够体验到线下购物的真实感,通过控制器可以拿起选中的商品,360度地查看,使用户在VR环境下实现完整的购物过程。教育方面,乐视和新东方达成合作意向,以“沉浸式教学”具体切入教育领域。新东方CEO俞敏洪表示,VR的全景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实现“沉浸式学习”,提高英语课堂的学习效率。医疗方面,近期,一家医疗机构利用VR技术和设备成功帮助瘫痪患者实现了对腿部肌肉的部分控制,使其重新行走。
微吼直播创始人、CEO林彦廷表示,除了影视和游戏市场,在企业端直播市场,VR直播的应用场景也十分广泛。目前,企业端VR直播技术主要应用在手术、赛事、演唱会等可以直播的领域,未来希望能够通过市场、技术开发进一步开拓其他领域。
软硬件技术尚未成熟
快速发展的背后,VR也面临着很多问题。记者走访了北京的几家VR体验店,体验店的负责人向《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VR产品的价格与功能有悖论,功能越丰富,价格越高,体验的人就越少,便宜的设备又因性能不过关、体验不好等原因,被消费者批评。许多VR软硬件技术尚未成熟,用户体验不好,难以推广。
业内专家表示,VR技术的进步暂时仍不足以支撑VR产业的高速发展。VR想要真正走入大众的生活中,设备和技术必须提升,内容必须精品制作,以适当成本提供最好体验,产品核心的构建一定要用心。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的数据,中国VR市场,96.2%的产品价格都低于200元,高于5000元的只占市场份额的0.8%。就设备而言,目前尚没有公司通过VR设备盈利,虚拟现实内容制作成本高,在设备尚未规模化的前提下难以盈利,目前成功的商业化案例缺乏。
资本助推行业发展
2016年3月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大力支持虚拟现实(VR)等新兴前沿领域创新和产业化。这是“虚拟现实”首次出现在国家规划中,无疑为虚拟现实的火爆再添一把火。
资本也在出手,助推行业发展。国内最先投资VR领域的是VC(风险投资),活跃其中的大风投机构包括和君资本、丰厚资本、洪泰基金、IDG、光信资本等。2015年底,大公司开始蜂拥而入:暴风魔镜B轮融资2.6亿元人民币,创国内VR投融资纪录新高。
面对VR产业的问题,京东成立了VR产业推进联盟,联合了30多家VR上下游企业,从硬件设备厂商、算法及系统制作商,到内容供应商,涵盖了完整的生态,通过品牌、营销、运营、金融等方式整合行业资源,为相关企业提供全面支持。京东集团CTO张晨表示,在技术领域,京东还将提供一套统一的建模工具,它能够让使用者制作统一标准的电商应用和VR内容,并降低建模成本。
业内专家表示,目前国内虚拟现实产业急需顶层设计和引导,此次互联网大会是一个契机,借此机会,政府应大力推进技术培育及研究成果产业化,制定产业发展路径图,促进VR产业走向成熟,走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