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的关键是政策落地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董克伟
中国扶贫开发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通过近30多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举世公认的辉煌成就。全球极端贫困人口已从1990年的19亿降至2015年的8.36亿,其中中国贡献率超过70%,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但是,长期以来仍存在贫困人口基数不清、情况不明、针对性不强、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等问题。国家的扶贫行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监管问题,甚至腐败问题。
相对于“粗放扶贫”,“精准扶贫”就是要解决钱和政策用在谁身上、怎么用、用得怎么样等问题,这也就是要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的根本原因。
目前按照贫困线(每人每天收入6.3元人民币)标准计算,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约为7017万人。这些数据显示要如期达到脱贫的目标,任务还很艰巨。同时,减贫是一项巨大的社会工程,达到一定规模后,其难度会边际递增,效应呈现边际递减。而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步入调结构、转方式、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扶贫工作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湘西调研扶贫工作时,首次明确提出扶贫工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和健全干部驻村帮扶机制的工作要求。至此,精准扶贫,终于从概念进入了落地实施的新阶段。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曾指出:“贫困的真正含义是贫困人口创造收入能力和机会的贫困。”这可以说既指出了贫困的原因所在,同时也为解决贫困问题指明了方向,那就是为贫困地区的群众提供脱贫的机会和脱贫的能力。这也可以说正是精准扶贫的要义所在。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在如何打赢脱贫攻坚战上都在不断创新思路和工作方法,各地也摸索出了一些实际有效的对策和经验。尽管做法和特点各有不同,但其本质内核是共同和相通的:诸如从粗放“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既注重财富上的扶持,更注重致富能力的打造;坚持政府主导战略;实行开发式扶贫方针;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扶贫模式;动员全社会力量扶贫济困……这些扶贫开发领域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模式,不但有效推动了我国扶贫工作,甚至在世界减贫史上也留下了深深的中国印记。
11月1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根据“十三五”规划纲要制定的脱贫攻坚、教育脱贫、生态环境保护三个补“短板”的规划——《全国“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该规划指出,要建立健全产业到户到人的精准扶持机制,加大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有序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做好贫困地区养老、医疗、教育等基本民生保障,加大财政、投资、金融、土地等政策扶持,创新政府购买服务、东西部扶贫协作、企业和社会组织帮扶等机制,形成推动脱贫奔小康的合力。
政策指向非常清晰,但如何真正落地则需要政府的精准发力,这就需要政府制定明确而具体的实质性措施以及相关激励措施,更好地发挥产业扶贫的作用,并进一步激发相关企业参与扶贫的积极性,确保扶贫政策的真正落地,让扶贫效益惠及贫困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