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6版:金融资本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6版            金融资本
 

2016年11月15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银行业建立新生态 要有合作机制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张艳蕊

今年“双11”,笔者第一次参与抢货。因之前听蚂蚁金服的朋友推荐,把蚂蚁花呗选为首选付费,与原来的支付宝不同,蚂蚁花呗只是淘宝网的“网络信用支付卡”,所以不知不觉中,就轻松完成了付费,而且还超出了预算。

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申请银行信用卡一直没有成功,而在“双11”,她通过蚂蚁花呗完成了购物并问我,还有必要去办一张银行信用卡吗?

蚂蚁金服官方数据显示,在全球市场,蚂蚁金服已打通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资金渠道,支持18种货币结算。截至今年10月,蚂蚁金服的实名用户超过4.5亿,其中境外用户4000万户,加上合作伙伴Paytm服务的1.5亿用户,蚂蚁金服在海外的用户已接近2亿,占总用户数的三成。

中国的金融科技正在迅速地成长,甚至正在超越世界,而我国传统银行在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等技术的冲击下,正在发生着30年来前所未有的改变。据业内人士介绍, 第一个冲击就是跨行。跨行最大的问题是支付,银行在提供跨行支付服务的时候,需要借助不同的通道,包括银联、人民银行提供的通道,而第三方支付在跨行问题上畅通无阻,可以消除银行的边界。第二个冲击是跨界。互联网能够组织各种资源为客户提供多样服务。而对于银行业来说,因场景有限,它只能提供单一的金融服务,但金融服务又不是一个高频的应用。因此,怎样能够消除服务的边界,提供跨界的服务,也是互联网金融带给传统银行业的一大冲击。第三个冲击是大数据。今年下半年以来,个人网银用户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以及移动手机的增长,呈现了“断崖式”下降。

同时,传统银行业也不能忽略的是自身的两大不足:如应用架构不匹配以及合作机制的不匹配。作为一个银行机构,整个管理系统线条化、层级化,而互联网企业是高度扁平化的架构。

银行真正的优势是拥有强大的线下力量,如果能用互联网技术把不同的层级、不同的网点、不同的员工都“武装到牙齿”,让他们都具有单兵作战的能力,这也许会成为银行业应对互联网金融挑战最大的优势。

银行业的很多生态是非常封闭的生态,而互联网采用的是共享共赢。银行业要建立生态必须有一种新的合作机制,并有效平衡各方利益分配。没有这样一种合作机制的改变,银行业想做成一种开放的心态所面临的难度很大。

按照传统银行从业人士的观点,首先要以守为攻,重新认识获客方式的价值。做为金融行业B端客户,面向C端客户时,他们需要大量的支持,这种支持应该包括线上线下,也应该包括一些数据服务和非金融服务,传统金融企业完全可以抓住B端带来的C端客户。

银行所能提供的信用价值,也可以开发长尾价值。这个信用价值,不仅局限于信用额度,还可以利用信用价值在出国旅游、出国留学、获得签证等其他各种方面使用户享受到优惠。

传统金融最难的是渠道转型。由于历史原因,银行业大都是先做PC端再做手机端,渠道呈竖井状,当务之急要把这个渠道打通,尤其是要把线上打通,还要把线上和线下打通,目前很多银行做得并不好。

如何把银行现有流量变现?如何借助流量去获得业务?传统金融是继续做落地网点,还是做平台思维?这些,都是传统银行人应思考的问题。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