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5版:文创中国·京津冀之调查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5版            文创中国·京津冀之调查
 

2016年11月15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京文化创新工场: 让文化与科技和金融有机结合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朱晨辉

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新的首都经济圈的大背景下,北京的文化产业园区发挥着重要作用。北京文化创新工场在探索文化融合科技、文化融合金融方面的创新举措引起业内关注,其金融文化超市的模式优势渐显,并逐步由服务园区内文化企业面向服务全北京市的文化企业。

文化园区

市场竞争激烈

根据《北京蓝皮书:北京文化发展报告(2015—2016年)》综合数据分析指出,2015年,北京的城市文化发展总体实力位居全国首位,纵观北京的文化产业园区,广告产业园、音乐产业园、新媒体产业园、出版创意产业园、动漫游戏产业园,基本覆盖了文创全领域。

但快速发展的同时,北京文化产业园区也逐渐进入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一些成熟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面临着管理和运营升级的难题和挑战。

北京市文化创新投资工场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治国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分析,未来几年,随着政策对京津冀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商场、农贸等企业外迁,北京将有大量空置的写字楼转型成为互联网、科技、文化创意的聚集地,北京未来五年内的文化产业园区数量将大幅上升,而优质的文化企业少,就会形成“吃不饱”的空置现象。也会衍生面儿上热闹的泡沫和恶性竞争。

僧多粥少的情况下,紧跟政策风向办出特色的同时提高服务才能够突出重围,而在这两个方面,北京文化创新工场或成为业内可借鉴的样本。

记者了解到,北京文化创新工场按照4A级酒店标准管理,从入驻企业的具体需要出发,创建孵化园区“管家式”服务模式, 为企业提供后勤服务、企业管理全要素服务、资本对接服务、政策法律服务、网络营销服务为一体的全方位的“管家式”服务。

与金融合作更加深入

一直以来,无抵押、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制约着文化企业的发展。有专家指出, 文化园区未来的发展趋势就是要与金融机构更加深入的合作,这样才能使得全区内的文化企业更好发展。

相关业内专家告诉记者,文化创意产业园一定要重视与金融机构相结合。银行和金融机构与园区之间可以通过授信、融资等方式提供对于文化类企业的支持,同时要促进园区自身的规模化、品牌化、平台化发展和建设。园区要给企业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支持,如知识产权类的无形资产质押融资、结算、网络银行、自助银行、账户管理、POS消费等。还要兼顾给符合条件的文化创意类创新、创业者提供个人金融服务支持。

北京文化创新工场就是国内少数将文化与金融有机结合的园区之一。据了解,其最有特色的服务之一就是金融超市。目前已入驻了包括银行、基金公司、租赁公司、小贷贷款和担保公司、典当行、券商、会计师事务所、公证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资产评估机构和信用评级机构等金融和中介服务机构。同时,该园区依托政策优势整合金融资源,建设“文化金融走廊”,针对文化创新企业开通绿色通道,为入驻企业提供“投、融、担、贷、抵押”一站式金融服务。

据王治国介绍,北京文化创新工场设立了专门的投资公司,实现了优质企业股权投资。而对于入驻园区的企业平台也有较为严格的筛选标准,符合产业园区定位、模式创新、运营良好的企业才可以入驻园区。

建设符合园区定位的

产业生态

对于快速发展的文化园区,复合型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成为一大难题,王治国坦言,人才培养速度跟不上园区发展速度。他介绍,目前北京文化创新工场培养人才的计划是一方面从专业机构引进人才,另一方面以老带新逐步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现在文化产业园区的人才要求很高,不仅需要懂园区管理运营,还要懂企业管理、投融资及资本运作等,所以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很重要。”王治国告诉记者。

对于未来的规划,王治国表示,北京文化创新工场原来的定位是将文化与科技、文化与金融有机结合,有效整合文化产业链资源,全方位服务于在京发展的文化企业,积极推动首都地区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后,促进京津冀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将成功模式和经验复制辐射,服务三地的文化企业。

“文化产业园区竞争激烈,五年后或将迎来淘汰洗牌浪潮,文化产业园区要根据各个自身特点和自身资源情况,建设符合园区定位的产业生态,形成良好产业发展环境和氛围。这样的文化产业园区才能有出路。”王治国表示,“此外,文化产业对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有非常大的拉动作用,希望进一步提高政策支持力度。”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