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2版:文创中国·京津冀之大势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2版            文创中国·京津冀之大势
 

2016年11月15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探求京津冀文创产业合力突破之道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董克伟

自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被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以来,文化协同发展也被作为重要课题提到了三地的议事日程上来。文化协同发展不仅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同时也为京津冀其他领域的协同发展提供着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有力的文化支撑。但三地要做好文化协同发展,还需厘清当前三地文化产业的现状与不足,研究摸索出适合三地文化协同发展的有效思路和路径。

目前来看,三地在文化产业协同发展方面,既有优势,也有不足。

一方面,三地文化产业发展具有各自的优势与特点:北京不仅文化资源充沛,且在资本、技术、人才等文化生产要素方面富集,一直以来都是京津冀地区乃至全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先锋和实力派。北京文化产业不仅在文化艺术业、新闻出版业、影视业、广告业、旅游业等一些传统领域具有显著优势,且在数字动漫、网络传媒、创意设计等新兴文化业态方面亦十分发达,对周边具有较强的辐射效应。天津市具有环渤海的明显地理优势,便捷的海运、空港条件对发展高端文化装备制造业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天津的特色“津派”民俗文化、广告会展业、互联网产业优势明显,产业环节主要集中于内容创意、发行展示、加工复制等领域。河北省历史文化厚重,目前已形成以文化用品生产和销售、出版发行、文化旅游、文娱服务等行业为主导的特色文化产业,产业主要集中在生产复制环节,在文化制造业发展方面尤其具有较大潜力。

另一方面,三地在文化协同发展方面也存在明显不足:长期以来,京津冀三省市分属不同的行政区域,有着相对独立的管理体系和利益关系,在协同发展问题上难以形成自觉的意识和统一的步调,当前三省市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推进力度还十分有限。如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目前尚未形成清晰明确、成熟完善的线路图。此外,受各种制度性、体制性障碍及惯性思维方式影响,产业对接不力,项目合作不深;文化市场割裂,消费活力不强;要素流动不畅,人才配置不优;对文化产业的交融性、关联性认识不足等问题也明显对三地的协同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不过,应当看到,京津冀地区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近年来,京津冀三地在促进文化协同方面已经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努力。

在京津冀三地牢固树立“一盘棋”战略思维的前提下,协同发展的内涵和理念既包括顶层设计与专家智慧和市场创新实践之间的协同,也包括三地之间文化认同、合作理念与经济利益考量之间的协同,以及三地统一文化市场构建和发展战略与各地差异化发展思路的协同,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中主园区与分园区的协同和京津冀文化产业人才配置方面的协同等等。

有理由相信,通过强化协同理念,创新路径方法,必将会进一步加快推进三地文化产业协同协作步伐,提升区域内企业文化产业的竞争实力。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