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2版:文创中国·京津冀之大势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2版            文创中国·京津冀之大势
 

2016年11月15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博会的现实力量 与未来路径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黄永琰

10月底,第十一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在北京举行。本届文博会,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是重头戏,举办了第二届京津冀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展览等13场活动。其中,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项目签约额更是达到165亿元。在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的过程中,文博会的这种展会形式所发挥的推动力量也是越来越大。

三地联展成果丰硕

本届博览会上的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区由北京市文化局、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河北省文化厅共同主办。河北省文化厅文化产业处副处长尹长森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说道:“联展是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深入推进的一个举措。”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文化产业处负责此次博览会的刘女士也表示:“联展的初衷是为了加强三地企业的交流与合作。”

其实,早在2014年8月28日,三方就在天津签署了《京津冀三地文化领域协同发展战略框架协议》,意在推动三地文化发展实现同城化谋划、联动式合作、协同化发展。

刘女士说:“在这一战略框架协议下,2015年首次联合举行了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联展。今年是第二次。”

今年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区达成了三地5项重点合作项目的签约,比如中国电影资料馆与三维六度(北京)科技公司、灵然创智(天津)动画科技公司,共同签署了《中国电影胶片数字化保护修复工程合作框架协议》并达成战略合作,以“古风漫画”讲述56个民族的经典故事和传说等。“今年的这几个签约项目,可以说是首次联展以后所取得的成果。企业参加了首次联展,红旗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天津大行道动漫文化公司就是在参加了首次联展后,相互之间的交流有所加强,从而达成了合作意向,并在今年进行了签约。”刘女士说道。

合作落地还须时日

那么,这些重点合作项目接下来又有着怎样的实施计划呢?

记者对相关合作项目的参与方进行了解时得知,部分项目由于时间原因,还处于筹备之中,具体的执行计划也还未成形。由“设计北京”与首都图书馆、天津博物馆、河北博物院共同签署了《京津冀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合作协议》,协议方称只是初步意向,还没有具体的实施内容。北京动漫游戏产业联盟与四达时代集团、河北省文化产业协会将合建京津冀动漫游戏产业“一带一路”走出去战略合作平台。北京动漫游戏产业联盟秘书长刘春刚介绍:“协议的签署只是一个雏形和初步的协议,具体的可操作性还有待各方的商榷。”

而《中国电影胶片数字化保护修复工程合作框架协议》则已经具有了较为明确的工作计划。

三维六度(北京)科技公司透露,2000年以前中国的电影拍摄主要是以胶片摄影机为主。胶片电影不好保存,放久了就容易褪色、产生霉斑。这个协议的工作内容之一就是要把中国电影资料馆的一些胶片电影,通过技术手段转换为数字电影,然后利用软件将其修复成跟拍摄出来的电影几乎一模一样的效果,保留胶片电影特有的特色。

该工程计划修复的首部影片是《盗马贼》,第二部影片为《黄土地》。未来3—5年,三方不仅将共同修复一批有影响力的电影作品,还将共同探讨4K超清电影数字化修复保护的标准制定、人才培养等事宜。

推手作用显而易见

合作项目还需参与各方付出很多努力去一步步实施,但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这一联展的形式对于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的推动作用已是显而易见。

三个省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程度不一样。2014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北京GDP的比重为13.1%,天津市占比为4.5%,河北省占比为3.8%。另外,北京每年有数十亿资金用来支持文化创意产业,而天津、河北则还达不到这样的支持力度等。那么,由于这种发展上的不同,三地开展工作的路径也就不同。

河北省文化厅文化产业处副处长尹长森表示:“河北文化产业的发展就因此而受益。通过文博会,可以整合资源,扩大河北的影响力,带动河北发展。比如,《京津冀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合作协议》的参与方包括河北博物院等单位。河北拥有诸多资源,但是缺乏开发,而随着该协议的达成,资本也将引入,就有利于河北文创产品的开发并推出新产品。另外,河北省文化产业协会参与的京津冀动漫游戏产业‘一带一路’走出去战略合作平台,也让河北受益,能够让河北文化走出去,展示河北文化。”

而在刘女士看来,这种助推三地发展的作用还是很大的,而且很多也是无形的,比如通过这一展览形式,可以让参展企业与其他区域的客商有业务往来和交流。而且接下来,这种合作也将持续下去。她说道:“这种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的项目也将会延续下去。”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