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4版:特色小镇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4版            特色小镇
 

2016年11月8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健康产业催生体育小镇迎来美好时代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范颖华

本报记者 江金骐/摄

在“健康中国,全民健身”的大背景下,健身休闲产业在迅猛发展,体育特色小镇也应运而生。

10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意见》提出,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等国家重大部署,以健身休闲重点运动项目和产业示范基地等为依托,鼓励地方积极培育一批以健身休闲为特色的服务贸易示范区。

休闲产业亟待载体

随着中国老龄化的到来,“健康中国,全民健身”的理念深入人心,大众基本健身休闲需求将出现井喷。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卫生部北京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原所长高芳堃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告诉记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人类的健康寿命40%被遗传、医疗条件、生活环境决定,而60%是由良好的生活方式决定的。

根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的数据,目前,体育旅游每年呈现14%的增长趋势,是全球旅游市场中增长最快的细分行业。无论从世界范围还是国内市场来看,体育旅游都是旅游产业中成长最为迅速的一个细分行业。

由此看,中国体育旅游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正逐渐从传统的观赏型旅游向体验式旅游发展。

今年5月,国家体育总局出台《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该规划显示,“十三五”时期,体育消费方式将从实物型消费向参与型和观赏型消费扩展。

而从国家到地方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的各类特色小镇,也将成为体育休闲产业从传统观赏型旅游向体验式旅游转变,健身休闲产业落地的最好载体。

体育小镇涌现

在特色小镇建设上走在全国前列的浙江省、江苏省等地,健身休闲类的体育特色小镇已经在各地涌现。

在浙江,通过深入挖掘当地资源优势、产业特色,浙江湖州、嘉兴、绍兴等地的多个体育特色小镇已经在规划、申报和实施中,打造中的体育小镇成为特色小镇建设中的“一缕彩虹”。比如,湖州德清县莫干山“裸心”体育小镇、绍兴市柯桥区酷玩小镇、嘉兴海宁市马拉松小镇、嘉兴平湖市九龙山体育小镇等。

今年7月,浙江省政府还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该意见指出,将“建设环杭州湾、环舟山群岛、环太湖和环浙南等运动休闲发展带”,“培育创建一批体育特征突出、产业基础较好、产业融合潜力较大的特色小镇”。

10月27日,在2016江苏体育产业大会上,江苏省体育局与仪征市枣林湾生态园、江阴市新桥镇、南京市汤山温泉旅游度假区、淮安市淮安区施河镇、溧阳市上兴镇、南京市高淳区桠溪镇、宿迁市湖滨新区晓店镇、昆山市锦溪镇等首批8个体育健康特色小镇所在县(市、区)政府签署了共建协议,以省地共建模式在全国率先启动体育健康特色小镇建设。

聚焦产业细分

“体育特色小镇不能千篇一律,要重在门类细分,然后才有特色。”北京大学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何文义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结合辽宁朝阳、内蒙古等地的相关小镇建设,提出体育类特色小镇建设中,小镇是平台,马术、徒步、自行车、滑雪、通用航空等细分产业是主题。聚焦产业才能有主题,有元素,有个性。

国家体育总局日前发布的《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也提出,要充分挖掘冰雪、森林、湖泊、江河、湿地、山地、草原、沙漠、滨海等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传统体育人文资源,研制出台冰雪运动、山地户外运动、水上运动、航空运动等产业发展规划,重点打造冰雪运动、山地运动、户外休闲运动、水上运动、汽摩运动、航空运动、武术运动等各具特色的体育产业集聚区和产业带。

以浙江德清莫干山“裸心”体育小镇为例,目前,在德清有体育产业企业70多家,均以体育健身休闲、场馆服务及体育用品的销售和制造为主,2014年实现体育产业销售收入过百亿元,体育产业项目计划投资额达12.6亿元。

正是在此背景下,德清县适时提出了打造“体育小镇”平台这一规划,希望借此为“洋家乐”进一步发展拓展空间,将体育产业开发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相互融合。

随着山地户外、冰雪运动、水上运动呈现井喷式发展,将涌现一批健身休闲产业,体育+休闲将成为热门趋势。

据国家旅游局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体育旅游实际完成投资791亿元,同比增长71.9%。可以预见,未来徒步、滑雪、潜水、滑翔等新兴运动项目将注入小镇,成为特色小镇建设的首要选择。随着大众健身休闲需求的不断增加,这些新业态也将成为特色小镇投资的新宠。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