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6版:园区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6版            园区
 

2016年11月1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小型众创空间 “务实”突围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李霂轶

据私募通数据统计,截至2015年数据显示,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创业投资聚集地。截至2015年底,中国天使投资、创业投资机构总量接近3000家,管理资本超过1万亿元,天使投资更是在6年时间暴增21倍。据不完全统计,两年时间,众创空间也从50余家发展到了2300多家,增长了近46倍。

最好的时代,最坏的时代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成批的众创空间、孵化器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与此同时,行业内预测的“倒闭潮”也在一步步逼近。

日前,联合办公空间Mad Space宣布破产倒闭,全部入驻创业者已经搬离,而这个创业空间的运营时间前后不到一年。

业内人士分析,Mad Space的夭折除了行业竞争压力之外,还存在商业模式没有走通和运营管理不善的问题,这也是业内存在的普遍问题。

根据组建方式、创业服务内容和运营模式等方面的不同,我国目前的众创空间大致可分为专业服务型、培训辅导型、媒体延伸型、投资促进型、联合办公型和综合生态型,代表性机构和企业极多,同时,诸如Mad Space的发展乱象并不少见。在这个机遇大于挑战的重点行业里,每天都有创业者退出,同时也有人带着全部“身家”冲进来。庆幸的是,我们仍可以看到众多的众创空间、孵化器活了下来,并且有可能活得更好,这其中,氪空间、优客工场、北大创业孵化营、京辰瑞达等称得上典型。

截至今年年底,全国氪空间社区数量将达到40个,明年,氪空间还将在全国开业60个新社区,更形象的表述是:平均一周就有1—2个氪空间开业。而以毛大庆为首的优客工场的全国版图也在日渐扩大。

入驻率达60%以上方可盈亏平衡

与优客工场和氪空间不同的是,京辰瑞达科技文创孵化中心并没有强大的资本作支撑,但这个北京市首家科技文创融合的孵化器的发展之路却更加务实,甚至不失为中小型孵化器、众创空间的有效突围之路。

北京京辰瑞达科技孵化中心成立于2012年,2013年被丰台区认定为丰台区科技及文化创意企业孵化中心,最初,科技文创的企业占京辰瑞达入驻企业的60%,科技企业占比偏多。京辰瑞达科技文创孵化中心总经理詹建国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在企业的选择上,我们试图把一个有优势的产业放在我们这,京辰瑞达没有多余空间了,我们也不再和一些合同到期的科技、文创行业之外的企业续签。”

“提高入驻门槛”是众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的惯用运营方式之一,但尴尬的是,由于企业入驻率过低或未达到预期,部分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并没有机会“提高门槛”。而京辰瑞达今年的入驻率达到了100%,前两年的入驻率徘徊在95%—97%之间。

毫无疑问,企业入驻率是众创空间、孵化器运营能力、营销能力的直接体现,梦想加空间创始人王晓鲁此前曾表示,“单个空间入驻率基本达到60%以上,才可以实现盈亏平衡。”

据《中国企业报》记者了解,部分区域的平均入驻率超过了60%,入驻率低于50%的也大有人在,基本上,入驻率能够达到90%以上或者100%的大多是知名度较高、高性价比以及运营良好的空间。

“中坚力量”不可忽视的崛起

“相较于前几年,现在的企业实力更加透明化,创业公司选择空间更有利于发展,不仅可以获取更多的资源,还可以减少成本。” 詹建国介绍道,“在京辰瑞达,3个工位,一年在20000元左右,此外还提供会议、注册、代报税务等服务,企业可以节省多方面的成本。”

按照詹建国的说法,京辰瑞达的工位租金并不高,此外,京辰瑞达对配套、服务特别重视,这也是众多空间所无法长久坚持的,背后原因大多是成本过高。

据了解,京辰瑞达除了协助企业申请金融机构贷款、国家科技创新基金等专项基金以外,单独设立200万元的孵化基金,可直接对入孵企业进行权益资本投资。此外,今年的八月份,京辰瑞达成立睿思众创空间,特别设立了1000万元种子基金,供支持科技创新发展的相关项目。

事实上,丰台区的众创空间数量相对较少也一定程度上为京辰瑞达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目前,北京市的众创空间大多分布在中关村区域、望京区域、CBD区域、朝青区域、亚奥区域、石景山区域、亦庄区域等。詹建国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目前,丰台区的众创空间较少,虽然不像海淀那样竞争那么激烈,但同时京辰瑞达在人才引进上比较困难。”他强调道,“众创空间是正确可行的,但是大多企业的竞争力不是唯一的,对我们来说,务实更重要。作为北京市首家科技和文创孵化器,我还是更看重平台的建设。”

阿里研究院曾对外表示,未来三年企业的组织形态将发生变化,“DT时代(数据时代),将是一个以小微企业和个人为基本主体的经济时代” ,这将成为新时代里全新的社会和组织景观。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