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0版:节能环保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0版            节能环保
 

2016年10月25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治霾从治煤开始 先进技术崭露头角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 刘季辰

王利博制图

自10月17日开始,受不利气象条件的影响,我国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部分城市持续出现重度及以上污染状况。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表明,北京市PM2.5浓度受本地及周边的机动车和工业燃煤排放,以及氮氧化物等二次转化影响显著;天津、廊坊等地站点的PM2.5中硫酸盐浓度占比也较高,说明受工业燃煤排放影响较大。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博士生导师贾康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坦言:“中国在未来几年,仍然无法摆脱对煤炭资源的依赖。”2015年煤炭在占中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约为64.4%,煤炭消费总量约40亿吨,而工业领域的用煤行业较多、分布范围广、但利用资源效率低、污染排放高,是大气污染防治的重要方向。

新技术不断涌现

从2013年以来“大气十条”的实施情况可以看出,通过落实各项减排政策和举措,污染得到一定缓解。中电联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相比1979年,烟尘排放下降93.3%,相比2006二氧化硫排放下降85.2%,相比2011年,氮氧化物下降82%。

清新环境董事长张开元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主要是现在还未全面实现‘0’排放的目标。不过,现在环保技术在逐步创新。”大多数燃煤企业采用了这些环保设备。

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任官平看来,在全国掀起的大规模、大范围火电超低排放改造中,涌现出了实现超低排放的新技术。

在中国重庆市万州区新田镇,一家国内西南地区首个百万千瓦级火力发电工程在2015年1月投运,作为国内投运容量最大、参数最高的燃煤电站锅炉之一,其选用的节能减排技术备受业界关注。于是工程在设计方案中就提出,脱硫由原采用的单塔五层喷淋层的常规塔方案,优化为由中国企业自主研发的单塔一体化脱硫除尘深度净化技术(SPC-3D)。

2015年2月重庆市万州区环境监测站对1号机组排放的烟气进行监测的数据显示,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浓度分别为4.5毫克/立方米、9毫克/立方米、23毫克/立方米。2号机组在同年9月投运后,在2016年5月的监测中显示: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浓度分别为4.8毫克/立方米、7.74毫克/立方米、13毫克/立方米。至此西南地区唯一的百万机组——2台105万千瓦机组排放指标优于燃机排放标准,实现了超低排放。

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高云虎日前在某能源高层论坛上表示,工业是我国能源消费的主要领域,也是推动能源消费革命的主战场。大力提高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水平是推行绿色制造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推动工业企业降本增效,有利于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十三五”期间,工业领域要大力推进能源消费革命,通过实施结构节能、强化技术节能、提升管理节能,进一步提高工业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水平,加快形成绿色集约化生产方式,持续增强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各环节配合有待提高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专家分析指出,电厂实现超低排放,应因地制宜、技术成熟可靠、建设维护成本经济,新建项目更应从设计之初将节能减排的思路融入其中,并选择科学技术路线。

张开元表示,长时间以来,工业尾气净化处理一直被忽视,大众普遍把燃煤作为导致大气污染的元凶。实际上煤炭的使用并不意味着排放污染,很多掌握着环保技术的企业已经通过技术创新达到工业尾气的超净排放。中国在尾气末端治理上拥有的技术实力已经在国内诸多厂站投入运行,达到世界行业技术前沿标准。

在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季晓南看来,解决煤炭污染主要有煤炭使用减量化、煤炭使用清洁化,及煤炭使用替代化,这三个路径并未彼此完全独立,需要相互配合使用,关键是要做到什么程度。

看起来,燃煤发电厂实现超低排放已经从一句“口号”成为真正落地的项目,但目前仍面临传统企业节能减排改造缓慢等问题,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改造成本依然较高,另外煤电价格波动也影响企业运行的成本。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院长张华堂认为,目前随着科研院所与企业、政府的合作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创新技术将应用于煤电超低排放领域,中国的技术在世界上趋于领先地位,在体制机制、法律法规不断细化的情况下,全面实现超低排放将不再仅仅是目标。

2014年9月国家发改委、环保部、能源局印发了《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2015年12月,上述三部门又联合印发了《全面实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工作方案》。到2020年,现役燃煤发电机组改造后平均供电煤耗将低于310克/千瓦时。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集团简介| 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