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产业谱新篇 环保业务占鳌头
来源:中国企业报
(上接G01版)
郭成洲向记者介绍道,世人眼中高污染、高能耗的水泥企业,实则身怀吸污纳废的“神功”。近年来葛洲坝水泥将目光投向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积极参与城市环境建设,“推广应用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技术”就是其中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
2014年11月20日,葛洲坝水泥与在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研究及应用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公司——中材国际强强联合,成立了葛洲坝中材洁新(武汉)科技有限公司,快速推进利用水泥公司现有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和固体废弃物项目。
据了解,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作为一种新的垃圾处理方式,技术日臻完善,节能环保效果显著,可以完全消除垃圾填埋和焚烧发电等传统垃圾处理方式造成的环境危害,且全国绝大多数水泥企业都是使用新型干法水泥窑,具备了在全国推广使用的条件。
目前,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技术已率先在葛洲坝水泥老河口公司示范应用,生活垃圾日处理能力达到200吨,按全年运行300天计算,即处置规模为6万吨/年,可满足老河口市及周边地区城市生活垃圾的日产日清,处理过程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确保了生活垃圾处理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
经测算,每2.5吨可燃物替代1吨实物煤,每年可节约10800吨实物煤,节约用电345600KWH,节约6075吨黏土质原料,同时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4.2万吨以上,极大地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
据洁新科技公司总经理蔡正介绍,该公司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系统集成及工程化应用技术是在汲取国内外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借助调查研究、实验分析、实践验证、工程总结等方法,历时17年研发才完成的,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独创特征和知识产权的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的系统集成技术。该技术拥有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与传统生活垃圾处置方式相比,该项目采用的技术是一种工艺简洁、处置规模大、成本低、环保节能的高效处置方式,具有四大优点:一是对水泥质量无影响;二是无害化彻底;三是适用性强、运行稳定;四是处置能力强,可快速复制推广。”
郭成洲表示,未来5—10年内,水泥产业不可能大幅度削减也不会再大规模扩张,如何在传统产业基础上衍生出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公司一直努力的方向。通过示范项目的建设与运营,葛洲坝水泥将进一步加强技术、资源整合,完善、创新商业模式,实现从点到面、从省内到省外的快速复制、推广的发展模式,从而在价值链整合过程中建立新的竞争优势,为“成为水泥行业的环保领跑者”提供坚实支撑。
转型升级助力开拓新格局
葛洲坝集团作为最先践行国企改革的企业,2013年高管换届之后通过业务结构改革和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了跨越式增长。目前,葛洲坝集团已经实现了投资、建筑、环保、房地产、水泥、装备制造、民爆和金融八大业务齐头并进的业务格局。
同时借助环保与PPP的发展机遇,公司致力于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工程项目投资—建设—运营服务商。2016年以来,尤其是上半年,葛洲坝大动作不断,先后与南京市江北新区、贵州省人民政府、四川省环保厅、贵阳市白云区人民政府签订了投资合作协议,广泛投资,大力开展PPP业务。
毋庸置疑,PPP模式已经成为政府类项目的主流模式,而今明两年将是PPP项目加速落地时期。有分析认为,葛洲坝集团在承接PPP业务的过程中具有融资成本低、央企背景、激励机制三大优势,已经成长为国内央企中开展PPP业务的标杆企业。
对此,聂凯则表示,“考虑到PPP项目一般规模较大,对企业综合实力要求比较高。PPP模式下强者恒强,未来PPP项目或将会加速向综合实力雄厚的企业集中。而公司具有央企背景,综合实力雄厚,在拓展PPP项目方面更具优势。”
此外,公司在制定转型环保战略规划后,以固废资源再生、污水污泥处理、水务为突破口,2015年实现环保营收65.60亿元,占全部收入比重7.97%,2017年规划目标提升至30%。“‘十三五’期间环保方面总投资有望达17万亿元。”聂凯认为,新兴产业的反哺值得深思,“今年,新兴产业的利润增长接近30%,每年增幅都在10%左右,这样的回报非常值得期待。其实企业做好转型升级就三点:判断正确,战略正确,操作正确。如何做到八大板块业务收放自如,通过商业模式降低投入成本是接下来需要谋划的重点。”
谈到环保、水泥和民爆领域进行的多次混改为公司带来的变化,聂凯给出了充分的肯定,“目前葛洲坝已完成26起重组并购,但是我们从来不是为了‘混’而‘混’。葛洲坝的混改是先行一步的,混改给公司注入了强大的民企优秀基因,一系列管理制度的改革大幅提升了公司内部员工的积极性,管理效率和创新执行力得到了极大增强。”同时,对于现阶段社会大众关于央企管理的众说纷纭,聂凯也表示出了担忧,“改革是唯一出路,要知道管理到底管什么,如何设计管理模式,员工、资本、管理、企业文化如何相辅相成。但凡领导者的观念不变,就会把企业拖死,把小股东拖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