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特色镇 光辉今犹在(下)
来源:中国企业报
中国的“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但和大运河同时备选的还有丝绸之路这个著名的文化线路遗产。除此之外,中国的文化线路遍布大江南北,有些是古人在之前开发出来的留存至今,还有一些因为当今中国发展需要应进一步开发的。
藏羌彝走廊:多彩少数民族的新兴产业路
藏羌彝走廊蕴含了自古以来的重要价值,是多民族往来交流的重要通道,有着浓厚的历史积淀。根据藏羌彝文化线路的特点,该线路主要发展文化旅游、演艺娱乐、工艺美术和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
周庄:文化立镇
如今的周庄乌镇早已经超越传统古镇的概念,互联网大会的永久会址落户乌镇让乌镇成为互联网时代的共生城市。
为了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古镇在开发早期就进行了整体规划以保证古镇的历史风貌。为了实现原住居民与游客的共生,将东栅和西栅进行不同的定位,东栅为原住民的生活及观光区,西栅为新建的古镇休闲度假区,既不破坏原住民的生活空间,又为游客提供必需的服务。
互联网思维的运用让乌镇传统与现代完美地结合,“智慧旅游”不仅为游客带来了良好的榜样,也提升了本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青岩古镇:独特风情
位于贵州的青岩古镇是西南地区民族村镇旅游开发的典型案例,因为这些古镇一般都位置偏远、虽然资源丰富,但开发资金不足限制了古镇的发展,所以一般都主要采取政府主导的模式进行规划。
贵州少数民族众多,民族风情浓厚,青岩古镇有着六百多年的历史,是曾经的军事重地,也是道教、佛教、基督教、天主教的汇集地,美食特产也成为这里主打的经营类型,还有木雕、银饰、布衣等特色的手工艺。
平遥古城:新旧分离
平遥古城通过组建成立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的方式对景区进行整体管理,在促进社区向景区转变的过程中实施门票的体制改革,并打包整合多处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品。
平遥政府为了保护古城实施“新旧分离”的保护模式,减轻人口容量对古城文物保护、遗产真实性和完整性造成的威胁和压力。在对古民居和古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同时带动本地居民从事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